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公募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力军,公募基金公司拥有着充沛的投资资金、专业的投资分析人才和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监管机构普遍认为公募基金作为理性投资者的代表,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实地调研是公募基金获取目标公司信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调研,公募基金可现场观察项目进度、公司日常生产状况、研发情况等,从而更全面地获取公司信息。信息披露违规是公司高管为了隐藏公司坏消息、掩饰自己的不良业绩而人为干预信息披露过程的自利行为,不管是对投资者还是对金融市场都将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那么,公募基金是否能够通过实地调研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产生影响呢?为此,本文以公募基金异质性作为研究的基础,研究了公募基金公司实地调研活动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并从调研的公募基金公司的持股情况以及声誉情况两个方面探讨了公募基金公司异质性对实地调研活动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关系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明确公募基金公司实地调研在公司信息披露中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引导公募基金公司开展调研活动,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本文一方面充实了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公募基金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实地调研发挥监督治理作用。本文利用2013-2017年深交所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一系列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公募基金公司实地调研活动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具有负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发现,长期型公募基金公司比短期型及不持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具有更强的监督意愿,他们的实地调研能够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发挥更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短期型和不持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抑制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效果不明显;如果当年调研上市公司的公募基金公司中有声誉较高的基金公司时,实地调研活动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建议通过鼓励公募基金实地调研、引导公司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强化对投资者调研信息披露的监管等方式改善上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