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厕蝇属Fannia R.-D.代表种触角感受器研究探讨(双翅目:厕蝇科)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ool_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的触角在其生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接受外来环境信号的主要器官。可以通过昆虫触角的生理生化微观特性探索其宏观行为的奥妙,厕蝇属昆虫我国目前已知140多种,但在触角感受器方面进行过研究的却未见报道。对厕蝇触角感受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中国厕蝇属14个代表种的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研究,可为厕蝇的分类学和进化学研究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厕蝇属触角感受器的类型、特点、分布规律(2)中国厕蝇属14个代表种不同种间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长度、基部直径的差异。(3)厕蝇外部形态特征和触角感受器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1)中国厕蝇属14个代表种的触角其触角感受器共6类16种,分别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 Str)(共分9种)、刚毛形感受器(Sensilla setiform, SS)、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 SC)、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 SB)(共分3种)、柱形感受器(Sensillum cylindric, SC)、蒲姆氏鬃(Bohm’s bristles,BB)。其中具有瘤状结构的毛形感受器Ⅷ、Ⅸ为首次发现。(2)这些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在每个种中均不尽相同。其中毛形感受器Ⅰ和Ⅸ只存在于瘤胫厕蝇Fannia scalaris中,毛形感受器Ⅶ只存在于靴厕蝇Fannia cothurnata中,毛形感受器Ⅷ只存在于亚明厕蝇Fannia.subpellucens和瘤胫厕蝇Fannia scalaris中,锥形感受器Ⅲ只存在于靴厕蝇Fannia cothurnata和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中,蒲姆氏鬃只存在于夏厕蝇Fannia canicularis和糜角厕蝇Fannia davidianicornis中。毛形感受器Ⅲ只存在于5种厕蝇中,毛形感受器Ⅴ存在于3种厕蝇,毛形感受器Ⅵ只存在于4种厕蝇中,锥形感受器Ⅱ只存在于6种厕蝇中。刚毛形感受器和毛形感受器Ⅱ和Ⅳ尽管每种厕蝇都有,但从数量、长度、基部宽度上都有很大区别。(3)厕蝇的外形特征与触角感受器的特征具极大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分析了注塑模设计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利用现有的软件在微机上二次开发CAD系统的方法,并提出了注塑模二次开发CAD智能系统框架,在上述理论工作的基础上,对其中与开发有关的关键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机械通气患者对血压控制和早期颅内血肿扩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53例确诊为ICH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收缩压值(110-140mmHg)为目标血压进行镇痛镇静治疗。试验组(D组)患者予以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用量:3μg/(kg
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地发展,在过去的快速发展地十多年内,传统的施工总承包业务都有很大地提升并趋于成熟,部分企业甚至达到了成熟。项目管理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也逐渐的形成。在未来的建筑业发展方向上,工程总承包模式已经渐渐地进入市场,部分地区、业主都在尝试着应用EPC模式。虽说,EPC模式在整个市场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推广,但施工总承包企业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企业
绿海龟的消化道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泄殖腔。本实验从解剖学、组织学和超微结构三个层次对绿海龟稚龟的消化道(除泄殖腔外)进行综合性地观察和分析。大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