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随之而生的便是一个数目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这一群体,是一种社会事实性的存在,是中国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制度产物”。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情感问题既易被忽略又是无法绕开的研究主题。揭示和消解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成为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乃至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迪意义。  道德情感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具体到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道德情感,就要格外注意这一群体的特征,他们有一般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又由于“亲子分离”处境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依据已有的道德情感研究成果,把儿童阶段与个体日后道德发展紧密相关的道德情感分为我向性情感及他向性情感,我向性情感着重个体的情感需求及基础性情感,而他向性情感则突出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在这两大类情感的标准下,综合以往研究比较认可的情感及其具体实践的可操作性,本研究择取自我适应感、自尊感、责任感、同情感、正义感作为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研究的五个具体内容。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得出留守儿童道德情感总体良好但亟需提升,同时道德情感及其具体内容在留守儿童的性别、年龄、社会关系等因素上都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从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入手剖析影响道德情感发展的牵掣因素,从中挖掘留守儿童道德情感培育的力量,比如代理监护人、教师、留守儿童自身等。  为了培育留守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者可以尝试以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需要层次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主张培育原则,确定道德情感培育的内容及要点,尝试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个方面,消减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生成的情境困局,寻索针对性的实现路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了舆论各界的关注,也凸显了食品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如不能有效抑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环境的持续恶劣必将阻碍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破坏市场秩序,打击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与市场活力。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也是急需加强监管的领域。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反映了政府、利益集团与公众间不同利
学位
新中国知识产权法制近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三大支柱为主体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