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不同干燥方式及蒸制质量初步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owdp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一般栽培4-7年收获,鲜品称“水参”,鲜参洗净晒干后称“生晒参”,蒸制干燥后称“红参”。人参味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功能。习惯上生晒参偏于补气生津,多用于气阴不足,津伤口渴,消渴等,以清补为佳。红参经过蒸制,味甘而厚,性偏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目的:1.对红参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建立红参中常见皂苷和稀有皂苷以及麦芽酚的含量测定方法,选择特征性组分评价红参的内在质量。2.测定人参冷冻干燥、鼓风干燥、红参高温蒸制、红参普通蒸制样品中糖类成分(还原糖、水溶性多糖、总多糖)的变化,探索红参炮制原理。3.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对人参不同干燥方式和红参不同蒸制工艺的样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不同干燥方式和不同蒸制工艺对人参化学成分的影响。4.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干燥方式的人参和不同蒸制工艺的红参样品进行定性识别,为人参的工业化生产和优质化生产提供依据。5.以特征成分和外观性状作为评价指标,优化红参加工炮制工艺。方法: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参样品中Re、Rg1、Rb1、Rf、Rg2、Rc、Rb2、Rb38种常见皂苷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brax 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1500),乙腈-水梯度洗脱,洗脱时间100分钟;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参样品中稀有皂苷Rg3、Rh2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brax 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1500),乙腈-水梯度洗脱,洗脱时间65分钟;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参样品中麦芽酚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Zobrax SB-C18(4.6×250mm,5μ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1500),甲醇-0.1%甲酸水等度洗脱,洗脱时间15分钟;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6nm,柱温:30℃;进样量20μl。2.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不同炮制品中还原糖、水溶性多糖、总多糖的含量变化。3.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对人参鼓风干燥和冷冻干燥样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系统,ACQUITY UPLC BEH C18 column(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洗脱时间29min,流速0.4ml/min,柱温40℃,进样量2μl。质谱检测器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离子源温度120℃,脱溶剂温度350℃,脱溶剂流速480.0 L/h,锥孔电压和毛细管电压分别为3000V、20V。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对红参高温蒸制和普通蒸制的样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蒸制工艺对人参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系统,ACQUITYUPLCBEHC18 column(100mm×2.1 mm,1.7μm)色谱柱,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洗脱时间25min,流速0.4ml/min,柱温40℃,进样量2μl。质谱检测器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离子源温度110℃,脱溶剂温度500℃,脱溶剂流速600.0 L/h,锥孔电压和毛细管电压分别为2200V、35V。4.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不同干燥方式的人参样品和不同蒸制工艺的红参样品进行定性鉴别分析。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原始光谱,对原始光谱进行优化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相结合的判别分析方法或偏最小二乘法,优化扫描波段、主成分数、光谱预处理方法等,对不同人参样品分别建立最优模型。5.对红参炮制工艺的优化,以其所含成分和外观性状作为指标主要考察蒸制次数和蒸制后烘干的温度,综合考察选择最佳的炮制工艺。结果:1.研究表明,分别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红参中8种常见人参皂苷、2种稀有人参皂苷以及麦芽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值均符合要求。测定的人参冷冻干燥、鼓风干燥、红参普通蒸制和高温蒸制中8种常见人参皂苷之和分别为0.918%、2.238%、4.223%、0.412%。稀有人参皂苷和麦芽酚为红参的特有成分,只在红参中检出。2.苯酚-硫酸法测定人参不同样品中还原糖含量,在6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2.05%(n=6)。测定结果显示,人参冷冻干燥、鼓风干燥、红参普通蒸制、红参高温蒸制样品中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3.46%、28.33%、28.97%、27.78%;人参冷冻干燥、鼓风干燥、红参普通蒸制、红参高温蒸制样品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分别为35.41%、48.68%、45.41%、44.12%;人参冷冻干燥、鼓风干燥、红参普通蒸制、红参高温蒸制样品中总多糖含量分别为75.05%、71.92%、66.48%、60.84%。3.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对人参不同干燥方式和红参不同蒸制工艺的样品进行比较研究,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人参不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的差异。冷冻干燥人参中的邻苯二甲酸丁酯的含量比较高,而鼓风干燥人参中亚麻酸的含量比较高。红参普通蒸制中主要含有人参皂苷Re,Rb1,Rb2,Rg1等常见人参皂苷,红参高温蒸制中主要含有人参皂苷Rg3,Rg5,Rh1,Rk1等稀有人参皂苷。4.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人参不同干燥方式和红参不同蒸制样品进行定性鉴别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方式的人参样品的模型中,识别率和预测率均达到100%,最佳扫描部位为主根下部,模型的性能指数为94.1%;不同蒸制工艺的红参样品的模型中,识别率和预测率均达到100%,最佳扫描部位为主根下部,模型的性能指数为95.6%。5.红参加工过程中蒸制温度、蒸制次数、烘干温度会影响红参的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要控制适宜的条件才能保证红参的质量。结果显示,红参50℃、60℃、70℃、80℃烘干的样品和红参蒸制二次、三次、四次的样品中麦芽酚的含量分别为0.0099%、0.0124%、0.0127%、0.0245%、0132%、0.0230%、0.0120%。红参50℃、60℃、70℃、80℃烘干的样品和红参蒸制二次、三次、四次的样品中稀有皂苷 Rg3 的含量分别为 0.014%、0.017%、0.017%、0.019%、0.065%、0.084%、0.173%,稀有皂苷 Rh2 的含量分别为 0.112%、0.108%、0.108%、0.108%、0.109%、0.126%、0.127%。红参50℃、60℃、70℃、80℃烘干的样品和红参蒸制二次、三次、四次的样品中8种人参皂苷之和分别为 1.511%、1.651%、1.518%、2.259%、2.021%、1.329%、0.867%。结论:1.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用于人参不同样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从皂苷成分来看,人参冷冻干燥、鼓风干燥、红参普通蒸制、高温蒸制样品中8种常见皂苷存在明显差异,可知人参皂苷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原型的丙二酰基形式的皂苷会发生转化脱掉丙二酰基生成相对应的人参皂苷,同时常见的人参皂苷会发生水解转化为稀有皂苷。此外红参蒸制过程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不仅产生了红参特有成分麦芽酚,也会影响人参皂苷的转化。2.苯酚-硫酸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测定人参样品中还原糖、水溶性多糖和总多糖的含量。与冷冻干燥的人参相比,鼓风干燥人参和蒸制的红参样品中,还原糖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而总多糖的含量显著降低。可见不同炮制方法对人参样品中糖类成分的存在形式有很大影响。3.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对人参不同干燥方式和红参不同蒸制工艺样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人参不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可知,干燥方式主要影响人参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对人参皂苷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大。不同蒸制工艺中红参高温蒸制后所含的稀有皂苷显著增加,是由于大量的常见皂苷转化而来。4.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干燥方式的人参样品和不同蒸制工艺的红参样品分别建立定性鉴别模型,达到了快速无损识别的目的,可促进人参的工业化生产和优质化生产。5.红参蒸制工艺中主要发生了美拉德反应,即氨基酸和糖类物质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产生了麦芽酚及稀有皂苷Rg3、Rh2等红参中的特有成分,通过对红参中化学成分和红参的外观性状研究来考察蒸制次数和蒸制后的烘干温度以优化红参加工工艺,提高红参质量。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大多数的城市的居住与就业行为会造成交通拥挤、居民幸福指数不高、环境污染等城市生活问题。对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的空间进行研究,利于发现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土地使用问题提供切实的参考,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从城市地理学角度对高新区的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的形态变化、居民居住区及就业区活动密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南宁市及高新区相关规划中如用地分类、城
胎盘类哺乳动物在陆生动物中占有主导地位,飞行和滑翔是这些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运动形式。鼯鼠族(Pteromyini)是松鼠科中唯一具有滑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它属于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松鼠亚科中的鼯鼠族,世界上有5个属52个种,我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有的有三种:沟牙鼯鼠(Aeretes melanopterus)、低泡飞鼠(Hylopetes phayrei)和复齿鼯鼠(Trogopterus
我国寿险业经历了高速增长后增速开始放缓,而且增速已不再是寿险业追求的唯一发展目标,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寿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早在1977年,华盛顿大学著名的财务学教授罗伯特.C.希金斯(Robert C.Higgins)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的定量模型。他认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是“公司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公司所能实现的最大的销售增长率”。如果增长过快就会过快的耗尽资源,使公司面临资源
大黄是常用中药材的典型代表,随着国内外用量的增大,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逐步减少,现今多数商品大黄主要来源于栽培品,但由于栽培所选种源、环境不当会影响其临床疗效。大黄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多种功效组分,其功效组分随地理而发生变异是造成大黄栽培品临床疗效不稳定的原因之一。为了大黄临床疗效的稳定性有必要对其功效组分地理变异格局及机制做一解析。为了实现大黄更为精准的用药,除了选定特定的种源、环境以外,还
1.研究目的经方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经历代传承,临床应用广泛,且通便止呕的药效肯定。目前,对于该方的药效组分的研究甚少,无法从药效物质方面对大黄甘草汤进行质量控制。本研究是在传统中医药配伍理论及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研究经方大黄甘草汤的药效组分,并分析其药效组分与配伍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中药复方探索“配伍—药效组分”关系提供实验支撑,为进一步建立大黄甘草汤与疗效对应的药效组分质量评价体系奠
由藤仓赤霉复合种(G.fujikuroi species complex,GFC)引起的恶苗病(rice bakanae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是我国水稻恶苗病菌优势种。长期以来,我国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以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为主,并导致了田间抗药性的普遍发生。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藤仓镰孢菌β2-微管蛋白第198和200位氨基酸突变导致了
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已进入炼油大国行列,但在炼油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大而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能耗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指标的日趋严格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督促着炼油企业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优化炼油过程,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炼油过程
研究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Ⅰ级(肝火亢盛证)患者服用安宫降压丸治疗后的血压达标率情况、血压下降情况以及各项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安宫降压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Ⅰ级(肝火亢盛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选安慰剂(安宫降压丸模拟剂)为对照组。纳入年龄18-70岁之间并且符合西医原发性高血压Ⅰ级诊断标准以及符合中医肝火亢盛证诊断标准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分层区组法。
1.研究目的用配伍组分的相关炮制品来代替原配伍组分,采用高效液相法来测定芍药甘草汤中9种药效组分的含量,分析结果,探讨配伍组分的相关炮制品对芍药甘草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为建立与临床疗效对应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来比较白芍、甘草与其炮制品的异同,再以经方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作对照,制备不同比例、不同组分的供试品,通过HPLC-DAD多波长法测定芍药甘草汤的九种药效
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为罂粟科紫堇属一年生灰绿色草本,多生于我国海拔400~1200 m左右的丘陵地带,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痒、润肺止咳等功效,在民间作为一种降低血糖的饮品使用。本课题前期研究发现紫堇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并且能促进体外胰岛HIT-T15细胞分泌胰岛素。进一步研究发现,紫堇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与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