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全世界每年死于食管癌约30万人,我国占其中半数以上。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半个世纪来我国食管癌外科发展迅猛,并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尽管各种综合治疗纷纷展开,但国际上综合治疗还处以临床试验阶段,国内迄今尚无大协作、大规模和有计划的前瞻性临床随机试验,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食管癌切除后5年和10年生存率仍较低,导致治疗后患者生存率较低的因素众多,其中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胸段食管癌占食管癌病例中的绝大多数,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对临床手术中胸段食管癌手术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选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胸外科2001—2005年施行手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全的胸段食管癌患者204例,通过回顾临床资料,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for Windows 13.0分析,研究其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全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3.1%,胸上段食管癌颈胸交界部、胸部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达到40.6%、15.6%、3.1%,胸中段各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4.5%、36.3%、9.7%,胸下段各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0.5%、33.9%、43.3%,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应用X~2检验,显示胸上、中、下段癌淋巴结转移方向的趋势有所不同,即胸上段癌有向局部及向上转移的趋势为主,胸中段癌向局部及上下双向转移,胸下段癌有向局部及向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尤其是贲门左右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较多,淋巴结转移部位和肿瘤所在部位相关;通过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淋巴结转移及转移野数的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长度,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则影响不大;并通过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探讨了淋巴结转移野数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简单的函数关系式,使独立影响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更加明了。本研究结果表明,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如上所述明显的规律性,明确了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综合临床资料,依据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对于确定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具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对一般情况差、情况特殊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其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