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言创作出多部文学作品,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对此,其作品的英文译者葛浩文功不可没。就翻译策略而言,韦努蒂推崇异化翻译观,引起翻译界的强烈反响。相较于“隐形”的归化策略而言,韦努蒂作为异化翻译主张的关键领军人物,提倡通过异化策略挖掘译本中被掩盖的弱势民族的声音,彰显译文的“异质性”并使得译者在翻译中“显形”。同时,透过被压制的边缘化话语来打破和消解欧美中心主义,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从而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文化秩序。 客观地讲,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从广阔的民族文化角度出发,批判英美文化霸权,为译界带来研究新视角,唤起译者的道德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有助于弱势民族树立文化自信心,并呼吁译界建立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的价值观。但笔者认为,在翻译实践中,该翻译观存在一定的理论修正空间。以葛浩文翻译莫言作品的归化倾向为例,韦努蒂异化翻译观不仅缺乏足够说服力,而且存在适用性程度问题。对此,笔者选取韦努蒂异化翻译观及莫言文学作品《生死疲劳》为研究对象,并将论文主体分为三大方面进行论证说明。 首先,本文梳理了有关异化策略的海内外研究以及韦努蒂异化观的核心和特点,在强调异化策略合理性基础上总结其积极影响和负面质疑;由此,笔者对该翻译策略进行反思,并以葛浩文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提出完善韦努蒂异化策略的必要性。 其次,本文进一步具体结合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中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化负载词实例,通过对随机抽取的文化负载词英译本策略的分析和数据对比,笔者发现葛浩文译文中的归化倾向并分析总结其翻译策略,回应韦努蒂异化策略的局限性问题。 最后,笔者反思并提出对韦努蒂异化翻译观的修正建议,即译者应在坚持韦努蒂异化精神及异化原则合理性的基础上,克服其异化策略的偏颇性和误导风险,减少对异化策略的过度强调,增加对归化的认同并允许归化策略的加入。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译者应当灵活选取翻译策略以保持翻译策略的弹性,多元性和包容性。这对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具有策略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