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转换对研究生学习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o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课堂内外,或是大学校园内外,研究生面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需要应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它们共同推进着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当前,研究生培养中不同程度存在各类学习活动碎片化的倾向。如何确保在不同环境下,研究生学习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研究生培养中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及其参与的“生命·实践”理论学习为研究对象,以大学课堂、中小学观摩等为背景,借助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这些研究生在理论知识的习得、内化和反思方面,随场域转换而变化的复杂过程,揭示他(她)遇到的认知困惑、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本研究拟回答三个主要问题:1、不同教育场域中,研究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经历了怎样的认知变化历程?2、教育场域如何塑造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及其认知能力?3、影响研究生知识发展路径和水平的内、外部因素有哪些?研究发现:1、随着教育场域的转换和学习任务的变化,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点。教育场域的转换与学习空间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大学,受导师研究兴趣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生主要通过阅读的方式习得特定方向的教育理论,并对学习场域的转换做出拒绝、主动接受或被动接受的决策。在中小学,研究生观摩理论在具体现实情境的演化,从而巩固所学理论,并基于观摩感受对是否继续学习做出选择。随后,研究生返回大学以写作的方式进行知识应用,在深思熟虑后决定是否放弃该理论的学习。2、研究生在不同场域中认知体验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有助于他(她)们对理论理解的深入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成就感不足,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都可能使研究生选择终止学习,不完整的场域学习体验可能使研究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停滞甚至造成知识的消退。在不同场域学习的研究生仍有学习水平的差异。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都有助于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导师的及时指导能够帮助研究生全面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条件,在观摩学习中实现知识理解的较高水平。丰富的活动参与和及时的总结能促进研究生对理论的反思。3、不同场域下的不同学习策略,对研究生融入学习环境、学有所成具有不同影响。大学场域的学习对研究生的反思与总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场域的学习需要研究生更全面的交流与感受。以理论为基础进行丰富的阅读,据此展开与同伴、导师的研讨能够帮助研究生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并积极参与多方互动对研究生在中小学的观摩学习至关重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结合对具体教育情境反思的写作与实习可以使研究生更好地把握教育理论。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本文从学习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学组织两方面,对强化研究生学习中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提出行动建议。
其他文献
(一)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及时规范建帐。在取得工商部门登记营业执照后,没有设立总帐、明细帐和现金存款日记帐;有些虽然设立总帐、明细帐。但是各项业务只登记在现金存款日记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大学居于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在全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示范性、导向性的角色。事实上,许多大学也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责
我国<票据法>中有关追索权行使要件的规定存在着诸多问题,立法的缺陷妨碍了票据追索权的行使.从不单纯承兑的效力、票据的使用范围、票据的参加制度及拒绝证明的作成期限四个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要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是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现以活动型课堂的生成为依托,活动型课堂助力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落实,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理念应运而生。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活动型课堂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做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壳色和壳面花纹丰富,并且表现出复杂的多态性。研究表明,不同壳色蛤仔的生长和抗逆性状差异显著,并且壳色可以稳定的遗传给后代。因此,通过对壳色分子机制相关性的研究,阐明壳色形成机理,一方面能够为解释贝类壳色形成机制这一科学问题提供有利证据,另一方面也为蛤仔壳色定向选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构建了菲律宾蛤仔白蛤、橙蛤和斑马蛤壳色
一、试验目的根据以往研究成果组装成一套配方施肥技术模式与当地常规施肥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研究小麦配方施肥增产效果,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