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当代视域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e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到来,一方面人类进入了文明共享的时代,另一方面人类又陷入了现代危机。那么,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将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置于当代全球化的现实与逻辑中,揭示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的深层机制,以期在全球化的场景中转变思维方式,正确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拯救现代危机,这是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所在。 本论文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理论解读与现实关怀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明确提出,在全球化的视域中,类存在为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当代向度,并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逻辑与现实相统一的必然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根植于现实土壤的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而,必须紧密结合全球化的现实境况,对人类的现代危机予以回答。人类的现代生存境地为问题的出发点,人类的现代危机为问题的焦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共同未来为其价值取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由此,本论文围绕“类存在”为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当代向度主题阐述了下面的内容。首先,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基本思想及与其他人本主义的本质不同,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就是人的彻底解放,这里的“人”不仅是劳动者,还有全人类;“解放”不仅是消除私有制下的异化状态,还要消除一切奴役性的关系,最终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即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追溯了人本理念的历史流变,说明人本理念内涵具有历史具体性,表明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是在对前人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中,在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分析与批判中,在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认识中确立起来的,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批判性和未来的前瞻性与指向性。再次,阐明在全球化的视域中,“类存在”为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当代向度。指出“类存在”既表明人的类本质特性——自由自觉的存在,又表明人是处于种种关系中的存在;说明全球化时代使现代人不可抗拒地处于一个共同的“场”中,文明同享、利益共在、风险共担,类整体性凸现。现代人只有而且必须从全球的视野来认识和共同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影响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的共同而根本的问题,现代人才能走出人的类本质丧失的社会危机和生存环境恶化的自然危机。最后,阐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共赢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现实对象化在当代的理性选择和观念保障。 总之,“类存在”为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当代向度的命题是以全球化现实和全球性问题为研判的客观基础,反映了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当代性,与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指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拯救人的生存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并在更高层次上复归人的类本性的理性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理念的全面理解与时代创新。
其他文献
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肩负着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职责。因此,应该采取怎样的学校管理策略是现在每一位校长都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The headmaster, t
期刊
非监禁化是现代国际刑事司法的一个显著潮流,是对监禁刑弊端反思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折射。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社区矫正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
为了研究掘进顺序对充填巷采煤柱稳定性的影响,以济宁三号煤矿十八采区矸石充填巷采工程为背景,根据掘进巷道时邻近巷道的充填数目建立了3种数值计算方案,应用FLAC2D平台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