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DPP-IV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Ⅱ型糖尿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或又称为成年型糖尿病,其发病率占糖尿病的90-95%。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渐增加,而且最严重的是它能引起长期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疾病,这些都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生活。然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磺酰脲类化合物会造成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双胍类化合物具有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会造成水肿和肥胖;虽然直接注射胰岛素对控制病人的血糖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胰岛素依旧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并且病人的顺应性低。因此,这要求科研人员去研究发现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   DPP-Ⅳ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高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它能从肽链N端水解两个氨基酸残基,即X-Pro和X-Ala(X为任意氨基酸),从而使活性多肽失活。胰升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GLP-1)不仅有促进胰岛素分泌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同时还有增加胰岛p细胞功能和体积的作用,是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Peptidase,DPP-Ⅳ)的底物之一,因此研制DPP-Ⅳ抑制剂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有效手段。   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及自身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对现有的DPP-Ⅳ抑制剂进行一系列研究,并通过合理的药物设计手段及合成方法,发现了一类新型结构的化合物,通过测定这类化合物对DPP-Ⅳ的抑制能力(IC50值),发现化合物4a,51a,7b具有与阳性药相似甚至更好的DPP-Ⅳ抑制能力,同时体内降糖实验也显示了这些化合物和阳性药一样,可以改善模型大鼠的口服葡萄糖耐量,具有明显的体内降糖作用,这说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有潜力成为新型的DPP-Ⅳ抑制剂。
其他文献
许多有临床价值的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都含有2-吡咯烷酮的基本结构。γ-内酰胺环上取代基结构的改变,使得2-吡咯烷酮类衍生物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HIV,抗老年痴呆等等。黄皮酰胺是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叶水浸膏中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之一,是一类多取代的2-吡咯烷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保肝和促智等作用。对这类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天然多取代的2-吡咯烷酮类衍生物黄
地黄(Rehmannia.glutinosa Libosch)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根是一种大宗常用中药材,至今已有1500年的栽培历史。生产上,地黄连作障碍十分严重,早在明代就有记载,但导致地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