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教育与人才高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而职业教育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佛山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是“广佛肇”经济圈的发展动力引擎之一。作为我国制造业基地,佛山制造业处于从“佛山制造”走向“佛山智造”的关键期,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的双重困境。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人才与产业对接的突破口。明晰佛山市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然境况和应然图景,厘清制造业与制造类专业人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当前佛山制造业具有民营经济发达,创新活力较强,产业链结构向中高端转移的特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困难比较突出。基于这一产业特点,研究认为佛山制造业发展需要复合型、高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本研究对佛山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开展了调查,结果发现存在以下五个问题:制造类专业建设目标与行业发展适配不足、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类课程缺乏系统化建设、教师队伍准入与发展流动机制不畅、实习实训教学呈现路径依赖以及过程导向的评价考核制度有待完善。接着,研究利用调查数据建构的佛山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学生素质模型,从制造业人才素质视角下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不足,学生责任感表现与教师期望不匹配,学生自信心与审美能力相对缺乏。从佛山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师资、实习与评价出发,研究建议对照四维复合型人才素质结构,培养行业导向的复合型、学习型、技能型人才,重视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打造创新高效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拓宽“双师型”职教师资来源,畅通教师队伍流动渠道;校企共建优质教学基地,结合佛山地域特色文化开展育人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责任感培养;完善过程导向的考核评价制度,落实“1+X”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强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提升非自动化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审美能力。佛山市高职院校应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各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供给精准对接制造业转型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广大民众及社会生活生产对位置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并且随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星座部署的完成,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位置服务,卫星导航系统这一领域逐渐变得为大众所熟悉了解,但卫星导航系统有着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以及脆弱性,比如落地电平比较低,抗干扰性能较差,在遮挡严重的环境比如密林、峡谷、隧道等场景,信号遮挡情况比较严重,难以满足连续的高精度定位。本文针对伪卫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自动化控制网络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西门子PLC系统现阶段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其应用优势相对明显。因此文章主要分析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配置策略,并从钢铁企业煤气柜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西门子PLC控制网络的应用方式,希望能够对我国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知识图谱成为数据标准化、集成化的一种趋势。就司法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而言,仍存在司法知识模型不明确,现有方法无法满足司法业务需要等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基于司法领域文本的特点,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司法文本的快速、有效处理,对其中信息的智能提取和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司法文本类型以及司法知识模型进行了调研和归纳总结。根据与法律行业专家知识,将司法知识
本学位论文对( 0,p (D))型Birkhoff三角和半三角插值、周期函数正常积分的缺项求积及含Hilbert核奇异积分的缺项求积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 0,2π)上等距结点的( 0,p (D))型Birkhoff三角和半三角插值问题.首先介绍了三角多项式及其类的概念和相关性质,然后讨论了三角多项式类中的( 0,p (D))型Birkhoff三角插值问题有解的充要条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村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创业环境也得到改善,为高职院校农籍学生返乡创业创造了更多机会。同时,伴随着“双创”浪潮的涌起,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创业扶持政策,为高职院校农籍学生返乡创业营造了更多创业机会。广东省的经济水平较高,但广东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悬殊较大。广州市是职业教育重点城市,农籍生源丰富,包括粤东西北地区、少量的外省农村地区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智慧学习作为新的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智慧学习不仅反映教育观念、教学环境亟需破旧迎新,还深深影响着新教学方法乃至新教学环境的构建。本文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将智慧学习环境与英语语音教学策略相整合,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教师在英语语音课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建构主义理论
论文基于罗恩菲尔德以“儿童创造力发展为核心,培养儿童心智成熟为目的”的美术教育思想,结合当下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状态,将该思想中关于青春期儿童艺术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运用到课程实验中,使青少年从美术教育中获取自我表现与自信的能力和丰富的成长经验。本实验从仁爱中学初一学生中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采用“单组实验设计”研究方法,主要将罗恩菲尔德的青春期儿童美术发展理论运用在课程实验中。对实验对象进行观察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高职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对人才供给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供需的影响对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生态位和人才与组织匹配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等方法,结合Cite Space可视化、Nvivo11软件和SPSS 23.0数据分析工具,探究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供需的影响。文献和年鉴数据分析显示,广东省在产业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跨界属性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需要跨界协同,近年来,国家的诸多政策明确要求中职教师培养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许多高校也已在推进职教师资的协同培养。但在这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协同培养的机制尚未建立。本文着力研究高等院校与企业、中职学校(U-E-S)协同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机制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
写作是一种具有文化特殊性和需要学习的行为,写作作为英语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同时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英语学习者和教师们关注的议题。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写作投入了大量精力,结果却不尽人意。近年来,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Tony Buzan创造并提出思维导图被广泛运用不同学科教育领域。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阅读和语法教学,而探索思维导图具体实施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