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推动课堂的进程以及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依据不同的课堂类型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意识地提前准备、预设课堂上将要提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国内外对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等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以31篇全国性物理教师比赛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从问题的数量、思维层次、清晰性3个维度建立了问题设计的分析表,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师问题设计的现状进行了文本分析与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问题的数量方面:从研究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物理教师都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预设一些问题,但是问题的数量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41.9%的物理教师设计的问题在合理的数量范围内。(2)问题的思维层次方面: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问题设计的思维层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低水平思维层次(记忆、理解、应用)的问题占总问题数量的80%,而高水平思维层次(分析、评价、创造)的问题数量仅占总问题数量的20%。(3)问题的清晰性方面:表述不清晰的问题比表述清晰的问题的比例要低,但是问题的表述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同时,高中物理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处于“理解”和“创造”层次的问题表述不清晰的数量最多。进一步分析对高中物理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现状研究得出的上述结论,可以归纳出4个高中物理教师在问题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问题设计的数量过少或过多;二是问题设计中出现“无意义的问题”;三是问题设计的思维层次的水平中高水平问题的比例偏低、形式单一;四是问题的表述不清晰。其中,问题的表述不清晰方面的主要问题有:语句太长、前后联系不大;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问题的语法结构不完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