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分析的高中物理教师问题设计的现状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推动课堂的进程以及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依据不同的课堂类型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意识地提前准备、预设课堂上将要提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国内外对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等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以31篇全国性物理教师比赛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从问题的数量、思维层次、清晰性3个维度建立了问题设计的分析表,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师问题设计的现状进行了文本分析与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问题的数量方面:从研究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物理教师都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预设一些问题,但是问题的数量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41.9%的物理教师设计的问题在合理的数量范围内。(2)问题的思维层次方面: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问题设计的思维层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低水平思维层次(记忆、理解、应用)的问题占总问题数量的80%,而高水平思维层次(分析、评价、创造)的问题数量仅占总问题数量的20%。(3)问题的清晰性方面:表述不清晰的问题比表述清晰的问题的比例要低,但是问题的表述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同时,高中物理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处于“理解”和“创造”层次的问题表述不清晰的数量最多。进一步分析对高中物理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现状研究得出的上述结论,可以归纳出4个高中物理教师在问题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问题设计的数量过少或过多;二是问题设计中出现“无意义的问题”;三是问题设计的思维层次的水平中高水平问题的比例偏低、形式单一;四是问题的表述不清晰。其中,问题的表述不清晰方面的主要问题有:语句太长、前后联系不大;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问题的语法结构不完整等问题。
其他文献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心理发展日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趋于定型的时期,教育者在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必然会对他
目的:   了解某高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基本现状,探讨一般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和家庭等对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
随着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快,日本政府为了促进日本与亚洲及世界之间在人、物、资金及信息方面的国际化流动,从国家的全球战略角度重新调整留学生政策,结合本国国情对留学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观察等研究方法,以不同学制(“4+4”学制医学教育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个体自我评价的角度,分析了青年医生职业适
期刊
家庭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小学家庭作业研究一直被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所关注。在查阅国内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