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纳滤膜的制备及效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滤膜在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达标与回用处理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然而,纳滤膜应用中存在的能耗较高、膜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导电型分离膜具备膜截留与导电性能,可在外电场作用下展现良好的水通量、选择截留性与抗膜污染特性等,被认为是解决纳滤膜能耗高与膜污染问题的适宜路径之一。然而,有机膜的共混导电改性过程中存在膜电导率提高有限、导电性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导电率与高稳定性的导电分离膜十分必要。本文以有机聚醚砜(PES)为基膜,优选碳纳米管(MWCNTs-COOH)和石墨烯(Gr)作为导电改性材料,使用共混相转化法对导电型纳滤功能膜活性层进行导电改性。结果表明,在最佳超声频率40 k Hz和最适宜超声时间90 min条件下,掺杂5 wt%的MWCNTs-COOH与0.5 wt%的悬浮液状Gr可获得电导率稳定性良好的导电型纳滤功能膜,电导率最高为0.1 S/cm。采用改进的共混相转化法制备改性导电膜(导电型纳滤功能膜活性层是改性导电膜的功能皮层),并对其过滤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支撑层/活性层厚度比150:100(单位:μm)制备的改性导电膜在跨膜压差0.1 MPa下的纯水渗透量为116.2 L?m-2?h-1,对染料刚果红截留率为81.3%(无外加电场)。不仅如此,改性导电膜的亲水性提高、粗糙度降低、电化学性质稳定,在酸性和中性条件均可稳定运行。研究改性导电膜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对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分离特性及其抗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外加电场作用下,改性导电膜对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刚果红(CR)和亚甲基蓝(MB)的截留率分别为99.7%和93.1%;过滤4 h,对电镀废水特征污染物Cu(Ⅱ)和Ni(Ⅱ)截留率分别98.1%和95.7%。抗膜污染实验结果表明,PES基膜、电场下改性导电膜对蛋白类有机物(BSA)的通量恢复率(FRR)分别为46.8%与75.8%;对腐殖酸类有机物(HA)的FRR分别是78.8%和97.7%;对多糖类有机物海藻酸钠(SA)的FRR分别是72.9%和96.6%。电场下改性导电膜对BSA、HA、SA的抗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均为HA>SA>BSA,表明外加电场下导电纳滤膜可稳定缓解膜污染。
其他文献
低活化钢是Tokamak中的包层结构材料,其在高温和强磁场条件下使用。长期服役条件下碳化物的析出与演变是低活化钢高温蠕变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求高温强磁场
微分方程边值问题作为微分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生物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运用临界点理论知识讨论了临界情形下Kirchhof
硫化镍(Ni3S2)具有类金属性的能带结构,导电性优异,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双功能电解水催化材料。但Ni3S2的析氢催化位点的氢吸脱附自由能较高,并且催化位点数量较少,导致析氢过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并探讨其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株的增殖与凋亡影响。方法(1)使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白藜芦醇白蛋白纳米粒;并使用HPLC法检测白蛋白包封
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法(LCA)对快速公交系统进行生态评估。案例研究的重点是阿拉木图的一条专用公共交通线,旨在减少现有道路的拥堵。决定了解决的实际方法是集中力量建设
财税体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新一轮“营改增”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估”营改增”
随着国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和城市化、工业化速度的加快,食物生产过程已成为活性氮增加的主要来源。活性氮的适量供给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而其流动通量的急剧增加是引发全球生
铁基多孔材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有着特殊性能的材料,其内部具有很多的不连通的,半连通的,或者是连通孔洞。并且铁基多孔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磁性,高的比表面积,多的活性位点等优
Navier-Stokes(N-S)方程是描述粘性不可压缩Newton流体流动的一类典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其研究对人们认识和掌握湍流的运动规律至关重要.但由于人们对非线性现象的本质认识有
本研究以番茄为实验材料,探究提高CRISPR/Cas9系统编辑效率的方法,并总结出一套操作简便,高效快捷的操作系统。CRISPR/Cas9系统由sgRNA和Cas9蛋白两个元件构成,系统构建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