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anity Fair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坛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的作品之一,对世界文学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在《名利场》的众多中译本中,伍光建和杨必的两个译本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以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为基础,对该小说的两个中译本(伍光建译本与杨必译本)进行研究。操纵理论将翻译定义为对原文文本的改写过程,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结果存在操控。伍光建和杨必各自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产生了两种形象存在差异的译本。但两译本都是成功之作,各有其时代特色,深受译入语读者的欢迎。本文通过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挖掘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对两个不同时期译本的重要影响及其表现。本文第一章先对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介绍,同时回顾和分析以前的相关研究。第二章分别阐释了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第三章先对两位译者所处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该主流意识形态对译者个人翻译观的影响。最后从两个译本中人物身份、地名、新事物、文化负载词等的翻译阐述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第四章针对不同时期的译入语主流诗学观进行对比分析。本章从两位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阐述了诗学观对翻译的操纵。第五章尝试对赞助人因素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翻译出版机构以及相应时代的审核机制对译者的翻译活动以及译著的出版有着深刻的影响。第六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主要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通过对《浮华世界》与《名利场》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和研究,本文发现意识形态、诗学观与赞助人对两个译本存在不同程度的操纵。翻译操纵确实具体存在于两个译本的诸多方面,意识形态和诗学观会影响译者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同时也说明了赞助人对伍光建和杨必的翻译活动的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