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景观照明规划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peng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城市在我国城市类型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中山地面积和山地城市数量都在我国占有重要的比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都在大规模的进行城市照明,山地城市也不例外。但是,山地城市照明建设指导理论在国内还不完善,山地城市照明建设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造成了山地城市逐渐丢失着自己的城市风格,“千城一面”现象越来越严重了。最近几年,国内开始通过编制相关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理论来指导城市照明建设,但是还处于尝试性阶段,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编制体系。 本论文从山地城市具体的照明载体出发,挖掘山地城市照明载体的特异性,总结山地城市照明载体与其它类型城市载体的差异性,并以此为照明建设的基础,做出与其相适应的照明规划设计,充分表现山地城市独特的夜景观形象。论文将从城市结构布局、道路系统、开敞空间系统、城市轮廓线和城市色彩五个方面来剖析山地城市的照明特点。山地城市景观载体呈现出多维立体的空间结构,在照明规划设计中应该紧紧围绕山地城市这一特点展开,营造出山地城市多维立体的夜景观形象。 山地城市照明从宏观上应该把握城市的整体性,在照明规划设计中,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确定其区域的照明主题,将城市离散式结构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层次、有变化的立体多维照明空间形态,从而塑造出山地城市遥相呼应的整体空间照明效果。从微观上讲,山地城市道路照明应该把握好道路的高差变化,形成一个富有变化的照明序列,同时还要处理好道路立体交叉的空间格局,处理好道路与其周围环境的呼应性;开敞空间景观照明则主要突出山地城市的生态性,将处于不同高差的景观系统有效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低错落的生态夜景观效果;城市轮廓线照明则应该处理好山体照明与建构筑物照明之间的关系,形成有层次、有变化的轮廓线效果;山地城市的光色运用则应该突出山地城市的丰富性,将不同的照明区域用不同的照明色彩表现出来,突出山地城市的夜景观形象。
其他文献
山地体育场设计的基本矛盾是山地地形的“斜面”与体育场空间所需“水平面”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引发了山地与体育场之间的磨合与关联,从而产生了不同于平地的山地体育场空
中国传统风格建筑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的热点,在城市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景观照明设计领域,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是景观照明设计、照明技术的集中体现,但由于传统风格
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带来高校校址扩建、迁建等变化。为了适应高校校区变化的需要,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建设教师新住区。高校教师新住区突破了过去续存发展的渐进式建设模式,其建设
中国城市化向来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的城市化成果的同时,城乡差距和城乡矛盾进一步加剧。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城市化进程也取得巨大的成就,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迅速扩张。而住宅建设量的大幅上升以及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对能源、资源消耗问题的轻视,导致了在住宅建设过程中大量资源被浪费,也违背了我
城市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一个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应该是具有明朗的个性,具有可识别性,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城市中传统历史街
随着昆明城市的不断发展,可进行绿化的面积越来越小,屋顶绿化作为一种“占空不占地”的高科技绿化形式,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价值不仅仅表现为给建筑物带来的益处,而且给城市增添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能源形式的日益严峻,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各类能耗之首,
在城市化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体系,住宅开发和设计也随之不断发展创新。本论文以建筑设计者的眼光对中国住房商品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