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质量评价与设计方法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风格建筑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的热点,在城市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景观照明设计领域,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是景观照明设计、照明技术的集中体现,但由于传统风格建筑的景观照明与艺术表现的关系较强,与技术研究结合难度大,因此长期以来,国内缺少对传统风格建筑的景观照明质量评价及照明方法的针对性研究。已有的照明技术指导多实施性不强,仅有的照度标准及泛泛而论的指导性建议。这使得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设计缺少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建筑师或照明设计师大多凭自己的经验或感觉进行照明设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很快,建筑与城市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人民对传统风格建筑的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推动了建筑艺术品质的不断提升。作为建筑艺术表现重要因素的景观照明越来越受到业主与设计师的重视。如何保证传统风格建筑具有良好的照明效果,是照明科技工作者的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以中国传统风格建筑的景观照明为研究对象,作了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建筑景观照明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建筑的景观照明的有关研究成果。在对传统风格建筑的造型特征、功能、使用者需求的分析及建筑照明作用、特点、质量要素等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西南地区传统风格建筑的实地调研,提出了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质量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以及保证照明效果的照明设计方法。为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技术指导依据。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并对建筑景观照明及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与总结,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确定了本文研究的重点与研究的技术途径。  第二部分,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的需求分析。内容包括对建筑功能、造型、环境艺术等的分析;建筑照明作用与照明特点的分析;建筑使用者对照明环境的需求分析。还对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质量相关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并针对本文研究的重点——中国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视觉效果质量的有关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确定了主观效果与客观照明技术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照明环境评价研究的前沿理论,提出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质量的评价方法。  第三部分,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价模型研究。结合前文研究的结果,对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的现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通过实测数据与主观评价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中的优缺点及相关数据。较为完整的建立了传统风格建筑照明质量分项评价模型,为评价传统风格建筑照明质量及控制传统风格建筑照明设计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  第四部分,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方法研究。本章结合现状调查及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整理,从研究数据入手分析总结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的各种照明方式的优缺点,初步建立了主观评价、实测数据与照明方式的对应关系,为评价和运用各种照明方式建立了数据和理论基础。还在此基础上,从照明设计方法的角度,针对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的实际运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和实用的照明设计方法。为今后传统风格建筑景观照明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城市户外公共空间质量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户外公共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良好的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是提升户外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及小城镇战略的有序推进,西南地区小城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然而,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及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了粗放
本论文以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为题材,以传统、现代、都市三个创作方向在近年来出现的新动向为研究主体,目的在于从日益复杂多元的建筑现象中解读出其背后所隐含的实质,并期望能
我国众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市生态园地等由于多种原因,开始面临夜景照明,而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本文在深入调研、综述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的基
当前,私家车进入家庭的速度越来越快,私家车的人均拥有量在逐渐增大。私家车步入我国家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的历史必然。 然而,随着私家车在我国城市的迅速增
学位
"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国政府和人民致力完成的宏伟目标.在这个宏伟目标下的城镇小康住宅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解决目前
近几年,农业问题被放在了国家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位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的关注,重大举措频频出台,新农村建设事业进入了令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及其站点(以下均简称站点)通过“植入”城市已建成区域,与既有城市空间融合发展,由此产生一系列新的空间问题,空间安全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山地城市作为
山地体育场设计的基本矛盾是山地地形的“斜面”与体育场空间所需“水平面”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引发了山地与体育场之间的磨合与关联,从而产生了不同于平地的山地体育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