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面调控对于二氧化铈基材料烧结性能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电池(Fuel Cell,FC)是一种对环境影响低、高效率的发电设备,在未来的清洁能源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各种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重要的能源供应装置,源于其对环境友好,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和有较多的燃料可以选择等优点。SOFC通常以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电解质,它的运行温度一般在800℃~1000℃之间。在高温下运行可以使YSZ拥有高的离子电导率,但高温会引起热降解、电池材料热膨胀不匹配以及降低电池的寿命等问题。因此降低SOFC的运行温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温度的下降,YSZ的电导率也随之下降,已经不满足作为SOFC的电解质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到一种新的材料作为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二氧化铈基材料在低温时拥有足够高的离子电导率,可以作为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电解质材料的烧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二氧化铈基的烧结活性的性能。主要工作结果如下:(1)成功地合成了(100)晶面暴露在表面的二氧化铈纳米立方体,发现它们有利于二氧化铈材料的烧结性能。与传统的柠檬酸硝酸盐法制备的二氧化铈纳米粉体相比,二氧化铈纳米立方体的烧结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氧化铈纳米立方体可以在1200℃的较低温度下烧结,无需使用任何烧结助剂。相比之下,使用传统柠檬酸硝酸盐方法获得的二氧化铈纳米粉体的片即使在1300℃下烧结也显示出多孔结构,并且片仅在1400℃下烧结后才能致密化,这比二氧化铈纳米立方体烧结致密的温度高200℃,即使两种二氧化铈样品的起始粒径都较小且相似。密度泛函理论表明,(100)面比(111)面具有更高的表面能,这使得纳米立方块在烧结过程中可以快速生长,这是二氧化铈纳米立方块烧结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2)通过水热反应成功合成了不同掺杂浓度的Sm掺杂二氧化铈纳米立方体,并将其(100)晶面暴露在表面上。虽然Sm掺杂浓度的增加可以形成更小的颗粒尺寸,但是样品的烧结性没有相应的变化。总的来说,未掺杂Sm的二氧化铈的烧结性能最好,而较高的Sm掺杂量的二氧化铈虽然粒径很小,但烧结性能明显恶化。研究表明形貌控制合成的表面活性晶面为(100)的Sm掺杂二氧化铈纳米立方体,只会在低掺杂浓度下有利于提高样品的烧结活性,其烧结活性不仅受颗粒尺寸或表面能的影响,还受掺杂浓度的影响较大,其中掺杂样品的空间电荷效应占主导地位。
其他文献
随着对新科学领域的发展探索,很多时候都需要强磁场创造的极端条件作为研究环境。超导强磁场可以提供长时间且稳定的磁场,在电工,医疗,交通,军工和科学实验等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磁场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核磁共振法、磁光效应法、霍尔效应法、电磁感应法等,因国家标准磁场的溯源上限是12特斯拉,所以在对高于12特斯拉的磁场进行标准测量必然受限。随着超导磁体的磁感应强度范围不断增大,迫切需要适用于超导磁体系统
以液体甲醇为燃料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一种。由于燃料甲醇可以不经过燃烧过程即可以将其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并且DMFC不涉及机械转动,从而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具有较高的理论能量转换效率。此外,DMFC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工作,具有环境友好、燃料易储存与运输等优点,展现出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DMFC阳极甲醇氧化(MOR)和阴极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常需要借助于贵金属P
锂离子储能器件由于其高比能量和高工作电压以及较高的效率等优点占据着储能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石墨阳极材料有限的理论容量和较低的反应动力学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和功率密度,因此需要开发新型高性能的阳极材料。本论文以多孔碳及其分散过渡金属氧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多孔碳的孔隙结构及其与Mn O固/固界面的性能调控阳极材料的储锂性能,从而开发出高性能的硬碳及其分散Mn O阳极材料。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随着5G网络不断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发展成为了万物互联的景象。同时,车联网的发展也随着新一代平台应用的迭代而不断更新,智能化成为了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先进的智能设备整合到汽车当中,汽车的内外饰造型和功能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由此,产生了诸多体验不一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使得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由传统的机械按键操作,逐渐转变成液晶触摸屏操作。越来越大的“占屏比”带来的却是令人
单相两级型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具有高效,电压利用率高且系统配置灵活的特点。传统单相两级型逆变器通常前级采用传统Boost提高输入电压等级,后级采用传统桥式逆变结构。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场合的传统两级型逆变器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本文以光伏分布式户用场合的单相两级型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传统单相两级型逆变拓扑的结构改进与效率提升展开研究。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及目前单相光伏逆变器研究现状,从该领域内现有的架构入
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为全球能源危机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但也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微电网虽为解决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和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在频率稳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需求响应的提出,为微电网的频率调节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需求响应参与微电网调频的控制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了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和微电网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各种分布式
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清洁可持续的电能受到更多的重视。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具有安全、清洁、高能量转换效率等优点。其中,锌-空电池因其体积小、无污染、理论能量密度高的优点,被视作新一代能量储存和转换装置。但是锌-空电池也面临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的问题,因此,寻求高活性和稳定性,低成本的ORR催化剂,是实现锌-空电池大规模应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关键。同时,传统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因此,建立绿色、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系统成为必然。由于燃料电池能够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表现出极高的化学-电转换效率和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工具主要的供能电源之一。而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其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剂的设计。目前,作为贵金属铂(Pt)基催化剂的替代者,非金属碳材料来源丰富、稳定性高
我国地震灾害多发,接触网系统受地震激励易发生接触网断线、支柱倒伏等事故,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可通过阈值报警的方式提前使接触网系统自动断电,以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本文针对高速铁路路基区段接触网系统提出一个抗震阈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ABAQUS软件建立路基区段接触网系统仿真模型,试验无震条件下模态分析,得到了系统各阶振型和频率参数。并将试验模态分析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
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普及,加速了能源转型,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清洁型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及其并网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能源危机,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和难预测性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了影响。因此,合理处理配电网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并网造成的影响,是电网稳定运行的前提,也是影响分布式电源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研究重点,而采用无功补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