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标位置效应是指地标在决策点的位置方位会影响个体关于此决策点的空间记忆,前人对此研究较少,普遍认为十字路口中在路口交叉点之前,在转弯方向上的位置为优势位置(位置D)。本研究目的是想证明地标位置效应的存在,并且在地标位置效应的基础上对导航信息系统的提示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地标位置效应与地标的结构显著性有关,它强调了地标空间属性的重要性,本研究的重难点是控制和平衡地标的视觉显著性和语义显著性。此外,被试使用键盘和鼠标在由sketch up创建的虚拟迷宫中自由行走,这也是实验的一个创新点。实验一为两因素混合设计,地标位置为被试内因素,任务方向为被试间因素。被试学习完路线后,一半被试重复路径,另外一半被试返回路线。实验一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的实验设计,招募48名被试参加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重复路径任务中,B和D位置为最佳地标位置;在返回路径任务中D为最佳地标位置。实验二为三因素混合设计,地标位置和任务方向为被试内因素,语音指令类型为被试间因素。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引入导航提示信息类型,招募48名被试随机分配到控制组(转弯路口前语音提示“前方路口左转/右转”)、方向特定信息组(转弯路口前语音提示“鲜花路口左转/右转”)、方向非特定信息组(转弯路口前语音提示“转向鲜花同向/反向”)。实验二中想要研究不同类型提示信息是否会影响被试对空间场景的学习,以及地标位置效应是否与导航提示信息类型存在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向被试提示包含方向特定信息的指令时,地标位置效应最弱;向被试提供包含方向非特定信息指令时,地标位置效应最强;总的来说,向被试提示包含方向特定信息的指令时,更有利于被试对路线的记忆。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以证明地标位置效应存在,并且不同类型的语音指令会影响地标位置效应的强弱,进而可以初步推断,地标位置效应存在是因为个体在决策点对地标的非特异性编码。汽车厂商和导航系统开发公司可以利用这一点改进现有的导航系统的信息提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