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近些年来,特别是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以来,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金融发展是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相当重视的议题,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出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研究目的着重在于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各时期的金融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在对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回顾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依循何种型态,并藉此研究了解金融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利用中国2000年至2010年的季度数据,由于考虑到经济数据既有存量指标又有流量指标,本文对存量指标统一采取(上季度期末值+本季度期末值)/2进行处理。在经济增长指标的选取上,本文选取名义GDP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由于金融发展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都采取名义值,所以这里用名义GDP而不是实际GDP。在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上,本文分别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上选取M2、企业债券发行额以及股票流通市值三个指标,以及金融相关比率FIR (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BANK指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代表性指标:在控制变量指标的选取上,本文把金融发展以外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一些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FDI、政府支出、进出口总额和外汇储备作为控制变量。在理论方法上,本文以Feder(1983)所建构的“两部门动态模型”(dynamic two-sector model)中的“供给导向模型”和Odedokun(1996)的“二分法”模型(dichotomy model为基础,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由于Odedokun模型只选取一个金融发展水平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但实际上,金融发展包括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效率两个方面,因此本文把Odedokun模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展,增加了金融发展效率变量,从而丰富了理论模型的形式和内涵。在实证研究方法上.主要是运用客观数据以及科学性的工具。在数据处理上,首先对经过初步处理后的存在季节性波动的数据进行季节调整.调整后的数据基本上消除了季节性影响。实证方法上.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AR(2)模型和协整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方法上,主要运用了单位根检验、残差的序列相关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检验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来验证理论模型中的假设,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并估计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外部影响效应,检验模型是否能说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际现象。实证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快金融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最后我们选取超前一期的静态预测方法,利用2011年的第一和第二季度的金融发展数据对2011年的第一和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进行预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进一步地说明本文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结果对我国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增强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与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