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颈前路减压单纯椎间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62例,32例行颈前路减压单纯椎间融合术(A组),30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评分法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椎间高度、融合器沉降率、颈椎曲度、椎间融合率等进行比较。结果:B组手术时间(109.7±11.2)min显著多于A组(87.8±6.9)min(t=-2.259,P=0.037),且两组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8~27个月,平均15.8个月,B组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6.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并发症,亦无内固定物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A组优2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3%;B组优19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65,P=0.382)。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A、B组Cage沉降程度分别为(1.4±0.9)mm和(1.2±1.6)mm,沉降率分别为9.52%(8/84)和7.59%(6/79),融合率分别为95.23%(80/84)和96.20%(76/7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单纯椎间融合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指标,避免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