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黄体期长效长方案在控制性卵巢刺激中疗效,探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10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疗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患者34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降调节时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卵泡期长效长方案(n=170),B组为黄体期长效长方案(n=177)。再将两组按年龄分为三个亚组:年龄<30岁:A1组(n=50)与B1组(n=40);30岁≤年龄<35岁:A2组(n=85)与B2组(n=89);35≤年龄≤38岁:A3组(n=35)与B3组(n=48)。比较各组中的(1)一般情况:年龄、不孕年限、BMI、b FHS、b LH、b E2、AFC、不孕类型构成比、受精方式构成比;(2)COS指标:降调后FSH、LH、E2值,Gn启动剂量、Gn总剂量、Gn使用天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日E2值、获卵数、MII卵数、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中重度OHSS发生率、周期取消率、全胚冷冻周期率;(3)实验室及ET结局: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早期流产率。结果:1、两种促排卵方案在各组中的一般情况(年龄、不孕年限、BMI、b FHS、b LH、b E2、AFC、不孕类型构成比、受精方式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较黄体期长效长方案降调节后的血清LH水平低、Gn总量低(P<0.05),两种方案的Gn使用天数、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HCG日的E2值、移植胚胎数及移植优胚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较黄体期长效长方案获卵数多、MII卵数多(P<0.05);两种方案的卵裂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周期取消率、全胚冷冻周期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1组较B1组(年龄<30岁组),降调后的血清E2值低(P<0.05);MII卵数多、获得的优胚率高(P<0.05);5、A3组较B3组(35≤年龄≤38岁组)获卵数多(P<0.05)、受精率低(P<0.05)。结论:1、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黄体期长效长方案都是有效的降调节超排卵方案,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有提高临床妊娠结局的趋势。2、与黄体期长效长方案相比,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降调节流程简单,使用的Gn总剂量少、获卵数多,更有易于被患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