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盘锦红海滩滨海湿地的翅碱蓬Suaedasalsa为原料,研究翅碱蓬中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其化学结构,测定了总黄酮和部分化合物抑制ACE的活性,采用RP-HPLC对翅碱蓬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
采用不同溶剂作为提取剂,对翅碱蓬中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发现甲醇对其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最为适宜。比较了超声波提取和闪式破碎提取作为辅助提取的浸提法和热回流两种提取方法,以闪式破碎结合热回流对其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较好。考察四个单因素对翅碱蓬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得到采用甲醇作为溶剂结合闪式破碎辅助热回流提取法制备翅碱蓬总黄酮的最适宜条件为:甲醇浓度80%,料液比1:60,闪式破碎3min,加热回流时间2.5h。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翅碱蓬溶液进行纯化,获得翅碱蓬总黄酮组分。
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翅碱蓬Suaedasalsa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三种极性不同的翅碱蓬萃取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色谱等方式对三种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6种单一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水仙苷、芸香苷;两种甾体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和?-谷甾醇。对纯化的总黄酮和分离得到的单一黄酮化合物进行了抑制ACE活性,在所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一定的抑制ACE活性。
建立了RP-H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翅碱蓬中的四种黄酮化合物-芸香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水仙苷和槲皮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在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361n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0.4%冰乙酸(55:45),流速1.0mL·min-1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分离。结果显示,翅碱蓬的样品采样点不同,植株的新鲜程度不同,其体内四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明显,翅碱蓬越鲜活,其中的四种黄酮化合物含量越高,相反,枯萎的植株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较低。
论文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湿地翅碱蓬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及分析翅碱蓬退化原因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采用不同溶剂作为提取剂,对翅碱蓬中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发现甲醇对其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最为适宜。比较了超声波提取和闪式破碎提取作为辅助提取的浸提法和热回流两种提取方法,以闪式破碎结合热回流对其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较好。考察四个单因素对翅碱蓬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得到采用甲醇作为溶剂结合闪式破碎辅助热回流提取法制备翅碱蓬总黄酮的最适宜条件为:甲醇浓度80%,料液比1:60,闪式破碎3min,加热回流时间2.5h。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翅碱蓬溶液进行纯化,获得翅碱蓬总黄酮组分。
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翅碱蓬Suaedasalsa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三种极性不同的翅碱蓬萃取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色谱等方式对三种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6种单一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水仙苷、芸香苷;两种甾体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和?-谷甾醇。对纯化的总黄酮和分离得到的单一黄酮化合物进行了抑制ACE活性,在所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一定的抑制ACE活性。
建立了RP-H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翅碱蓬中的四种黄酮化合物-芸香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水仙苷和槲皮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在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361n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0.4%冰乙酸(55:45),流速1.0mL·min-1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分离。结果显示,翅碱蓬的样品采样点不同,植株的新鲜程度不同,其体内四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明显,翅碱蓬越鲜活,其中的四种黄酮化合物含量越高,相反,枯萎的植株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较低。
论文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湿地翅碱蓬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及分析翅碱蓬退化原因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