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模拟临床无心跳供体肺的获取过程,建立兔无心跳供体肺获取流程。该流程包括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热缺血期间胸腔内生理盐水冷灌、呼吸机机械通气、LPD液供肺灌注、充气冷藏等综合保护措施,并研究在该流程下无心跳供体肺的安全热缺血时间。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按随机的原则分为HBD组(A组)、NHBD热缺血30min组(B组)、NHBD热缺血60min组(C组)和NHBD热缺血90min组(D组),每组15只(供体兔、受体兔和供血兔各5只)。HBD组气管切开接动物呼吸机,肝素化后直接开胸、灌注4℃改良的LPD液,灌注结束后肺充气致中度膨胀,切取心肺于4℃改良的LPD液保存5h;B、C、D组气管插管接动物呼吸机,静脉注射10%KCL 10ml致心跳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循环,同时静脉推注肝素(3mg/kg)、甲基强的松龙(10mg/kg)后继续维持胸外按压,使药物达到全身。呼吸机机械通气,双侧胸腔4℃生理盐水冷灌,分别达实验设计的时间(30min、60min、90min)后,灌洗及保存同A组。供体肺与受体兔建立离体灌注模型,各组转流90min,转流期间测PaO2、PaCO2、pAwP和TNF-α;转流90min后获取供肺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酶(MPO)含量及湿/干重比,光镜及电镜下观察供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该灌注模型运转顺利。2、血气分析:各组再灌注后30min、60min、90min经供肺氧化的血液均有明显的PaO2下降和PaCO2升高,D组最为显著,与A组相比较D组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而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气道峰压(pAwP)测定:各组灌注初始pAwP无明显差异,再灌注后pAwP均有明显升高,D组最为显著,与A组相比D组在30min、60min、90min、所测得的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4、受体兔血清FNF-α含量:各组再灌注后30min、60min、90min的FNF-α均有明显的升高,D组升高最为显著,与A组相比较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5、肺组织MDA含量、MPO活力及湿/干重比:各组再灌注后肺组织MDA和MPO的含量均有明显的升高,D组升高最多,与A组相比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6、肺组织的病理变化:4组均有不同的病理学损害,D组肺组织损伤严重,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肺饱腔内炎症细胞聚集、出血:A、B、C组病理改变轻微,炎症细胞浸润、炎性渗出不明显。结论:1、本离体肺灌注模型可以用于肺移植、供肺保护研究。2、在我们的无心跳供体肺获取流程中,通过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胸腔内生理盐水冷灌注,热缺血期间供肺保持机械通气、LPD液供肺灌注、供肺充气至中度膨胀保存等综合保护措施下,可使NHBD兔肺的热缺血时限延长至60min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