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演算的时间触发以太网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实时计算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运输、核电能源和医疗卫生等诸多实时安全关键系统,实时网络传输需求给实时网络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成为各国工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超过20种的解决方案不断竞争,以期获得业界的认可。在激烈的竞争中时间触发以太网(Time TriggeredEthernet,TTE)脱颖而出,其将时间触发技术的确定性、容错机制和实时性能同普通以太网的灵活性、动态性能以及“尽力而为”相结合,为同步的、高度可靠嵌入式计算与网络、容错设计提供支持。目前国外很多研究机构和电气公司从事着TTE的研发工作,如维也纳大学,维罗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等,也有相关成熟产品应用于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但国内的TTE研发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见到成熟的可用于市场的TTE产品。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基本上按照分析问题、建立理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的过程进行。主要对时间触发以太网技术,利用网络演算和仿真工具分析研究时间触发以太网的实时性、确定性等网络性能和主要参数。分析研究了时间触发以太网的实现方式与调度机制,研究了时间触发以太网时钟同步机制、容错机制和多通信传输机制,分析研究了时间触发以太网时序保持算法、集中算法和时钟同步算法,并在仿真平台上设计实现时间触发以太网网络节点模型,搭建时间触发以太网网络仿真模型,精确分析时间触发以太网网络性能。本文首次通过网络演算和仿真研究两种方法,研究证实实时触发以太网时钟同步精度高(最大时钟偏差为93ns),多流量数据通讯时能保证实时数据的优先性和实时性,又能满足传统以太网一般数据流量的通讯需求,为时间触发以太网的在工业和航空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基于B/S的软件开发缺陷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 本文首先分析了缺陷管理在项目整个周期的存在形式和具体内涵,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测试管理工具的现状和存在的不
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各大型国有企业、中央部委、海关等部门积累了大量业务信息,审计署每年要花大量的精力审计这些业务数据,以期发现这些部门是否有违规行为并上报中央,对其进行
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各领域的巨大变革,各行各业都在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各级院校将计算机课程列为与外语同等重要的必修课。而且该校把计算机作为主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入侵方式使得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虽然入侵检测技术在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基于形状特征的图象检索是基于内容的图象检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几种较为典型的基于形状特征的图象检索算法;阐述了基于形状特征的图象检索存在的问题及一些现
计算机处理器正在向着多核甚至众核的方向发展。同一块芯片中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处理核心。而且集成了多个异构核心的处理器也在不断涌现。多核技术发展趋势下,作为基础软件平台
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是一种同时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电力网络分析优化问题。OPF 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经济调度、可靠性分析、能量管理以及电力定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OPF 问题的研究,人们提出了各种计算方法来求解OPF 问题,有些方法已应用到实际系统,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在各类计算方法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提出的非线性互补问题(No
XML作为网络数据交换和表示的一种标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随着在网络上发布的XML数据的不断增加,如何管理XML,文档已经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目前的研究侧重于用
学位
P2P 是网络计算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将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并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和Web 站点中的闲置资源,从而使得P2P 在深度搜索、分
随着移动通信、移动商务、移动互联网、移动定位服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产生了海量的包含移动对象时空信息的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复杂的时空对象和关系,同时这些数据中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