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隐喻是人们借助于己知事物来经历和理解未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存在于思维层面的概念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工具。因此,人们的认知概念系统及语言表达形式大部分是隐喻性的。
认知语言学家将体验哲学作为概念隐喻研究的哲学基础。在体验哲学及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家对语言现象和概念隐喻研究的背景下,我国著名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提出了对概念隐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事件域认知模型是人们通过对客观世界中不同事件的体验和理解而建构的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既同时具有动态和静态要素又同时具备线性和层次结构的重要认知模型。事件域认知模型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体验性,而事件域认知模型中的要素在线性和层次性关系中的动态组合赋予了它强大的建构性张力。因此,基于事件域认知模型的体验和建构的特性,它不但可以为概念隐喻提供始源域,而且它在促使概念隐喻建构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为哲学背景,在对事件域认知模型和概念隐喻两个认知理论进行引用和说明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王寅的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对概念隐喻的始源域之源及其建构机制进行分析阐释。通过语言理论结合语料的认知语言学方法研究,该论文证明了作为人们体验和理解客观世界的事件域认知模型对概念隐喻这种人们依以组织概念系统的认知方式的始源域之源及建构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的成果对概念隐喻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