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CrNiMo合金钢选区激光熔化成形与后热处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现今最受关注并且发展最为迅速的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的个性化金属零部件的制备。目前,国内外对SLM直接成形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低合金钢零部件缺乏系统性研究,对其典型结构特征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较少,尚未推广应用。本课题基于以上现状,重点研究了 SLM成形24CrNiMo合金钢的基础工艺、组织性能调控及后热处理工艺优化,主要得到以下结论:SLM成形24CrNiMo合金钢熔覆层主要分为两个区域:熔池区和热影响区,显微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熔池区可观察到孪晶马氏体和大量θ-Fe3C;热影响区的马氏体板条明显宽化,且在板条间形成块状残余奥氏体。随着激光功率增大、扫描速度降低,熔池体积增大,热影响作用加剧,熔池区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同步降低;同时,成形合金钢的致密度增加,当激光功率为320 W、扫描速度为750 mm/s时达到最高,为99.93%。当激光功率为320 W、扫描速度为950 mm/s时,成形合金钢的性能最佳,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252 MPa和1362 MPa,延伸率为16.2%。在合理的激光成形参数下,SLM成形24CrNiMo合金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铸态合金钢。本文采用淬火和等温淬火两种热处理工艺对成形合金钢(激光功率为320 W、扫描速度为950 mm/s)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优化。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后淬火。淬火样品的显微组织为孪晶马氏体,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由800℃提高至1000℃,平均奥氏体晶粒尺寸由5.6 μm增大至18.9μm,且均匀程度明显改善。其中奥氏体化温度为900℃的样品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最高,分别为1390 MPa和1987 MPa,但延伸率仅为6.0%,为脆性断裂,1000℃淬火样品的强度有所降低,但延伸率提高至11.9%,转变为准解理断裂。不同温度下等温淬火。等温温度高于Ms点(297℃)时,样品显微组织为上贝氏体和新生马氏体,力学性能与淬火样品相当,但塑性变形能力差,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等温温度低于Ms点时,样品显微组织为初生马氏体、下贝氏体、新生马氏体的混合组织,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对比奥氏体化温度为800℃、等温温度为200℃、等温不同时间样品的组织和性能发现,样品中生成了大量纳米孪晶和纳米碳化物,分别起到界面强化和沉淀强化作用。其中,碳化物主要为η-Fe2C和θ-Fe3C,分别呈90°和60°交错排布。随着等温时间延长,初生马氏体的回火程度增加,下贝氏体增多,碳化物大量析出,新生马氏体减少。等温时间为10s~120s的样品均有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均接近1800 MPa,但屈服强度随时间延长由1279 MPa降至715 MPa,屈强比由0.71减小至0.4,说明其塑性变形能力增强,延伸率保持在15%左右,表现为韧性断裂。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专业知识、专业才能和专业情感等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生的变化。不论时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谋取自身专业发展,还是对教师培训工作今
从古代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原始统一关系,到近代人支配自然和自然的异化,再到20世纪后半叶,人类意识到自然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奴隶。单从统治与被统治、控制与被控
目的:探讨对接受化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药灸神阙穴法进行治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近年来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化疗的7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
康家湾铅锌矿床位于水口山矿田北东部,是该矿田内一座大型铅锌矿床。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通过水口山花岗闪长岩和老盟山流纹英安岩的岩石学,全岩化学、Sr-Nd-Pb
简介了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伺服参数优化方法和原理,分析了目前最终用户的应用问题,提出了在系统轻微磨损状态下伺服参数优化及评估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