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致命问题:缺乏效率,没有效益。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一直困惑着经济专家、法学家与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有人认为,政企不分是导致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也有人认为,国有企业包袱太重,设备陈旧,资金短缺,冗员太多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还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管理落后,漏洞太多,致使大量资产流失导致国有企业缺乏效率。应该说,上述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当我们将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时,却发现,上述问题在上市公司中很少存在,但上市公司的效率并不理想,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陷入了困境,一些上市公司已被责令退市,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四年绩劣几乎已成了中国上市公司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中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症结究竟是什么?了解与把握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们能够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前提与关键。带着困惑与迷惘,笔者走进了这个被大家都关注的领域。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从经济学与法学的角度,研究企业效率与企业产权的关系,研究产权结构不对应性对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效率的影响,从而梳理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改革之路。通过上述研究与探讨,揭示产权在提高与促进中国国有企业效率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及其规律性,探索出一条适合提高中国企业效率,符合中国国情的产权制度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