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维基(Wik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就维基是否能产生可靠的信息,高质量的文章,以及是否能得到高价值的用户贡献是有所争论的。作为一个协作性的信息编辑系统,维基向所有的在线用户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创建和维护大量的文章内容。与此同时,维基在运行中也存在虚假信息和破坏行为的风险。本论文将致力于研究个体编辑者(Editors)的兴趣和资源对在线基于万维网的百科全书(Online Web-Based Encyclopedia),例如维基百科(Wikipedia)贡献价值(Contribution Value)的影响。维基百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网络平台上每位编辑者的知识共享行为,无论这位编辑者是注册用户还是匿名用户,他们的贡献都成为维基百科成功的基础。维基的设计理念就是为了支持协同性的编辑行为(Collaborative Editing),而不是强调个人的贡献。例如在维基里面并不能直接在文章里就看到编辑者的姓名以及区别编辑者贡献或者修改的内容。个体编辑者怎么样才能贡献高质量的信息是维基百科能够成功并且持续发展的基石。但却因为维基本身设计的强调协同性的大众力量而忽略了个体的作用。所以理解个体编辑者贡献信息的过程以及在何种情形下,什么特征的个体编辑者能提供更高质量的贡献到维基这个平台上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解决的。基于关键众人理论(Critical Mass Theory)和大众智慧(Wisdom of Crowds)角度去构建研究模型(Research Model)。这个研究模型通过考察编辑者的兴趣(Interest),资源(Resources),编辑者类别(Contributor Type),独立性(Independence)和分散性(Decentralization),进一步确定这些因素对编辑者贡献价值的影响。这个研究在确定编辑者贡献价值的同时还研究了他们不同的贡献行为和类型。在模型中,贡献者的兴趣和资源都分别考虑了纵向的广度和横向的深度两方面。广度展示了兴趣和资源的多样性,深度代表了兴趣和强度和资源的专业程度。除此之外,资源还被划分为可用资源(Available Resources)和贡献资源(Volunteered Resources).在这个研究里,可用资源,贡献资源,和兴趣都彰显出对贡献价值的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个影响的强度会进一步首贡献者的类别,独立性,和分散性的调和作用的影响。为验证此模型,本研究采取在定性(Qualitative Method)和定量(Quantitative Method)的研究方法。定量的研究中,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作为补充,定性则采取了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方法去进一步研究编辑者实际贡献的内容。两个方法一起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数据去解释维基百科编辑者的贡献行为和贡献的价值。数据的结构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分析结果显示,研究中提出的大多数假设都是成立并且被数据支持的。对于不同的贡献者类型(Contributor Type),兴趣的广度/深度(Breadth/Depth of Interests)和可用资源的广度/深度(Breadth/Depth of Available Resources)对于贡献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同时,可用资源在低独立性和高分散性的调节作用下会对贡献价值产生更强的影响。这个研究模型考虑到编辑者的个人特征和编辑者本身的类别,所以在理解相关因素对他们贡献价值的影响上提供了一个更细分的理解体系。这个研究对理论和时间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从理论的角度上讲,通过并且细分个人兴趣和个人所具有资源,讨论了这些个人因素对在线协同贡献行为(Online Collaborative Contribution)的影响。在此研究中,我们提出并且验证了贡献价值的潜在前因变量(Antecedents),考虑并且论证了个人的独立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在理解关键众人理论和大众智慧上,提出了新的视野。从实践角度上看,这个研究对维基的网站设计也有一些启示。例如,对于通过对贡献者类别的划分可以为维基的设计提供一种思路,针对不同类型的贡献者怎么样有区别的方式吸引他们的加入并且促使他们贡献高质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