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07-2008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实验室进行。分别进行了“突尼斯软籽”石榴天然杂种幼胚培养条件的研究、“突尼斯软籽”石榴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及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大籽”石榴种子发芽率和形态变化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突尼斯软籽”石榴幼胚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幼胚培养初期,即8月14日前,幼果可整果灭菌即用75%酒精漂洗30s;幼胚发育到一定程度,即从8月14日起,在对幼胚进行灭菌时可采用籽粒灭菌,即用50%NaClO5min+0.025%HgCl25min进行灭菌;幼胚接种适宜时期为8月14日到9月4日,在9月4日接种培养100d时其萌芽率可达48.3%;不同的接种时间对幼胚的成苗率的影响表明,7月下旬接种可成苗,9月4日接种成苗率最高;胚培养苗木通过适当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2.筛选出“突尼斯软籽”石榴茎段组培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MS+1.06-BAmg·L-1+0.1NAAmg·L-1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为3.33;而且增殖培养中,6-BA和NAA组合的效果要优于6-BA和IBA组合。“突尼斯软籽”石榴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1NAAmg·L-1,生根率达88.5%,且生根较粗壮;生根移栽后的成活率达95%以上。3.不同秋水仙素处理对“大籽”石榴发芽率及种子胚轴横径大小、幼苗冠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秋水仙素的浓度越低,种子发芽率越高,说明秋水仙素有抑制发芽的作用;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种子胚轴横径要明显高于对照的横径。根据多倍体具有巨大性,可以初步判断部分细胞可能已经加倍成功;不同处理秋水仙素对幼苗外部形态的影响比较,可以看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苗冠幅明显高于对照。据此初步地认定某些幼苗可能是多倍体。根据发芽率、胚轴横径的粗细、冠幅大小、幼苗真叶数以及幼苗株高的综合比较认为,在诱变的所有处理组合中,其中0.2%秋水仙素处理48h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0.2%24h、0.8%24h两个处理组合,0.8%秋水仙素处理48h效果是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