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1.对上睑进行大体解剖学研究,观察上睑各组织解剖学结构特点及其毗邻关系,同时模拟上睑成形术,主要观察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的解剖学特点、来源、止点、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2.对上睑行组织学分析,在组织学水平观察并分析上睑各结构组织学特点。重点关注提上睑肌及其腱膜和Müller’s肌的组织学特点及毗邻结构关系,为上睑精细化手术提供组织学依据。3.根据大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结果,基于提上睑肌腱膜的结构特点,在重睑成形术中采用提上睑肌腱膜后层前徙法矫正轻度上睑下垂。二、材料与方法1.第一部分:对5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中国人尸体标本(共计5例右侧上睑)行大体解剖学研究。所用4例男性标本的年龄范围在77-86岁,均值81.5±3.6岁,女性1例,79岁。所选取标本均来自南京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标本纳入的要求为生前无眶部创伤史和手术史,眶部无明显的肿物及形态学异常。采用逐层解剖的方法,显露以下上睑组织结构。初步明确提肌腱膜前层、提上睑肌腱膜后层的走行以及Müller’s肌的位置毗邻关系。2.第二部分:对10具中国人尸体的13个上睑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研究,其中男性10个(6具尸体获取左侧上睑,2具尸体左右侧上睑均获取,标本年龄范围68-86岁,均值76.9±8.0岁),82岁女性2个(1具尸体左右侧上睑均获取),1具10岁小孩尸体取左侧上睑标本。常规进行福尔马林固定、酒精分梯度脱水、包埋和切片处理,制备石蜡切片,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马松三色染色、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观察上睑各层组织的组织学特点及位置关系;进一步明确提上睑肌腱膜前层、后层的走行及特点,Müller’s肌走行及其特点,辨认并分析眶膈、眶膈反折。3.第三部分:回顾性分析20例(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轻度上睑下垂矫术的病例资料,手术方法为切开法重睑成形术+提上睑肌腱膜后层前徙法矫正轻度上睑下垂。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术后第3个月分析评估以下指标进行术后效果评价:根据重睑形态、对称性,轻度上睑下垂矫正情况等指标,评价求美者满意度。三、结果1.第一部分(大体解剖学研究)由浅入深分层次观察上睑的层次结构,依次为:皮肤、皮下浅筋膜组织、眼轮匝肌、ROOF、眶隔、眶隔脂肪、提上睑肌腱膜、Müller’s肌、睑板、睑结膜。上睑ROOF脂肪厚度以及眶膈脂肪含量不同个体有较大差别,年龄较大样本上睑脂肪含量较少。提上睑肌于Whitnall’s韧带处向前下移行为提上睑肌腱膜,提上睑肌腱膜前层在其末端移行为眶膈反折,后层继续向前下移行,行向睑板前眼轮匝肌。睑板前皮下组织几乎无明显脂肪结构,眼轮匝肌与睑板前组织粘连紧密。睑板前眼轮匝肌下筋膜组织无明显分界线,部分与睑板连接疏松,可以用镊子提起。提上睑肌腱膜与Müller’s肌之间存在脂肪组织结构,这一结构为提上睑肌腱膜后脂肪垫。2.第二部分(组织学研究)上睑全层HE切片可清晰观察各层组织结构及其毗邻关系。Masson染色更加清晰显示皮肤、肌肉、腱膜、脂肪、血管、睑板等结构。ROOF脂肪厚度、眶膈脂肪含量不同个体有较大差别。眶隔脂肪含量在年轻个体较年长个体较多,与大体解剖结果一致。提上睑肌腱膜走行及其分支:自提上睑肌发出后,其富含大量的、致密的胶原纤维,向眼轮匝肌及睑板方向延伸,其远端与眼轮匝肌纤维周围的组织融合。提上睑肌腱膜包含均含有平滑肌成分的前层和后层,前层向前移行为眶膈反折(即白线结构),与眶膈相连包裹眶膈脂肪;后层位于前层下方,其间混有大量平滑肌细胞成分。后层在白线处,分成多层。在白线上方,提上睑肌腱膜后层平行于提上睑肌腱膜的延长线,延伸至眼轮匝肌和皮下组织;在白线下方,提上睑肌腱膜后层的大部分腱膜性纤维组织直接插入眼轮匝肌及皮下组织,部分沿着睑缘方向移行,甚至紧贴睑板前表面。Müller’s肌的组成、起止及其走行方式:Müller’s肌为混合性结构,由平滑肌、脂肪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和穿行的血管共同构成。Müller’s肌自提上睑肌末端开始向睑板延伸,延伸过程中,逐渐移行为纤维性腱膜样结构,覆盖在睑板上缘表面,部分向睑板前表面继续延伸。3、第三部分(临床应用)20例求美者在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同时,采用提上睑肌腱膜后层前徙法矫正轻度上睑下垂。术后重睑形态对称,轻度上睑下垂得到矫正;无睫毛下垂、眼睑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等并发症出现,所有求美者在重睑成形术的同时均能实现轻度上睑下垂的矫正。术后满意度情况:90%的求美者满意(18/20),眼睛变大且有“神”,2例求美者不满意。这2例不满意的求美者中,1例因术后第2个月后出现左眼重睑线变浅,经历了修复手术,术后回访诉非常满意。另1例因术后第3个月重睑不对称而不满,经评估轻度上睑下垂矫正良好,遂重新调整了重睑的对称性。四、结论大体解剖学可以较好地显示上睑各层组织结构特点,组织学则对大体解剖中难以准确识别、判断的上睑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及分析。基于提上睑肌腱膜的双层结构及走行特点,在重睑成形术同时行提上睑肌腱膜后层前徙法可以在不打开眶膈、减轻组织损伤的情况下,矫正大部分轻度上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