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在科学教育中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教育研究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准实验方法,以62名九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不同科学史故事设计对学生科学本质的影响,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师开展科学本质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在对科学本质的涵义、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材内容,梳理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空气的发现”“布朗运动”“原子结构发展史”“酸碱指示剂的发现”“燃烧的本质”等五个科学史主题,收集这些主题相关的科学史,挖掘出科学史中蕴含的科学本质,编制成蕴含科学本质的科学史故事。然后,以三个班62名九年级学生为被试,结合初中化学相关教学内容,对三个班学生分别实施“科学史故事”“科学史故事+反思”“科学史故事+反思+显性科学本质”教学干预;在教学干预前后,采用修订后的利德曼的科学本质开放式问卷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科学本质理解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三种科学史故事教学干预对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发展都有影响,但影响的方面和程度不同。“科学史故事”“科学史故事+反思”、“科学史故事+反思+显性科学本质”对学生科学本质观的7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达到非常显著或极其显著水平。(2)不同的科学史故事教学干预对学生本质观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科学史故事+反思”、“科学史故事+反思+显性科学本质”的干预效果要明显优于“科学史故事”。本研究可为科学史故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科学史故事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