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技术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其优化配置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antiff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防沙措施作为生物措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及城镇等地区的沙害防治,不同防沙措施复合作用机制及有效防护范围的确定对防护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防沙技术措施的风洞实验,研究了单一防沙措施和叠加防沙措施在不同指示风速梯度作用下的水平气流速度场变化规律与垂直气流速度廓线变化特征,分析了措施前后风沙流的垂直分布及其周围阻沙效果,探讨了不同防沙措施的复合作用机制,并对其复合作用规律进行野外实地验证,结合经济成本优化了不同沙害防治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气流随水平距离均呈现出“先降低、逐渐稳定、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这种变化规律不受指示风速干扰,但其气流变化拐点差异显著。方格沙障迎风侧-10H始终为气流波动的点位,-5H为风速降低的拐点,沙障内气流趋于稳定的拐点不同,整体表现为规格越小、高度越高气流稳定速度越快,拐点位置越靠前,而背风侧有效防护距离较短,气流穿过沙障区域后很快恢复。单行沙障迎风侧-4H始终为气流波动的点位,-2H为风速降低的拐点,气流趋于稳定的距离较短。双行沙障迎风侧气流变化拐点与单行沙障相同,气流进入沙障间后逐渐趋于稳定,在背风侧一定距离后开始恢复。当沙障经不同方式叠加后,没有改变气流在迎风侧的变化规律。“前窄后宽”与“前阻后固”模式增加了气流稳定区域的距离,延长了气流恢复点的位置,“前高后低”模式与双行沙障差异不显著。(2)不同防沙措施迎风侧不同位置气流速度廓线受障碍物影响不显著,背风侧气流速度廓线变化拐点差异显著。方格沙障与单行沙障背风侧近地表0~4cm高度内气流显著降低,4~16cm气流抬升明显,4cm高度为风速急剧变化的拐点。双行沙障增强了对近地表气流的控制作用,8cm高度为风速急剧变化的拐点。当不同防沙措施叠加后,不同高度风速的降低和抬升作用出现分异,4cm高度为“前阻后固”模式风速急剧降低的拐点,8cm高度为“前高度低”和“前窄后宽”模式风速急剧降低的拐点,且呈现出随防沙措施高度的增加拐点向上移动的变化规律。所有模式中指示风速的变化只影响风速变化的尺度,不影响气流速度廓线的变化规律。(3)风洞放置模型后,迎风侧风沙流结构特征与空洞时基本相似,90%的输沙量主要集中在0-10cm高度层,背风侧输沙量随垂直高度的变化不再遵循风沙流结构定律,且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层输沙量与风速呈显著幂函数关系。因措施的不同每一高度层输沙量发生变化,整体表现为高度越高、叠加数量越多输沙总量越少,且输沙量集中范围逐渐向上移动,峰值由8cm移至16cm高度,10~20cm与20~30cm高度层输沙量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4)防沙措施二维空间积沙表面积直接反映措施对风力的干扰范围和积沙的潜在范围,间接反映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防沙措施三维空间阻沙量直接反映一定沙源、风况条件下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两者共同反映防沙措施的阻沙效果。0.15m高度1.5m×1.5m规格和0.15cm高度2m×2m规格、单行沙障以及12H行间距的双行沙障阻沙效果均较差。经不同措施相互组合后阻沙效果明显增强,不同指示风速条件下,三行沙障阻沙范围约为双行沙障的1.51倍,阻沙量约为双行沙障的2.18倍;“前阻后固”型叠加模式较同规格方格沙障阻沙范围平均增加了 32.18%,阻沙量增大了 17.12%。(5)复合作用模型及预测结果显示,不同防沙措施近地表风速的有效防护距离差异显著,规格越小、高度越高、防沙措施数量越多复合作用越明显。不同单一措施经过叠加后,其有效防护范围成倍增加,双行沙障较单行沙障有效防护距离约增加了 13H,三行沙障较单行沙障约增加了 28H;而合理的“前高后低”叠加模式与等高模式差异不显著,“前窄后宽”模式显著增加了高立式沙障的有效防护距离、“前阻后固”模式显著增加了方格沙障的复合作用,近地表气流趋于稳定的速度明显加快。结合阻沙特征及野外实测结果,0.15m高度1.5m×1.5m和2m×2m规格,0.8m高度以下单行沙障以及12H行间距双行沙障防风效应较弱,0.2m高度1m×1m规格、0.3m高度1m×1m规格沙障与4H行间距双行沙障与相近规格防风效应差异不显著,经济成本较高,均不推荐使用,其它措施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叠加选择使用。(6)乌兰布和沙漠沙害防治体系中应建立工程防沙与植物防沙相结合的综合防沙体系,其中,工程防沙体系中应结合当地风沙环境特征选择“吕”字型前密后疏配置模式、“回”字型外密内疏配置模式、“前高后低”型两行一带以及“前窄后宽”型三行一带等沙害防治模式,根据沙害程度相互叠加建立成由“前沿阻沙带、固阻结合带、固沙带”组成的“前阻后固、固阻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创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评估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与手术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3.10-2018.10共5年大连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伤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3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将进行外科处置的患者分为手术组和穿刺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的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
从古至今,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Lakoff&Johnson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隐喻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修辞手段,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和日常行为。隐喻的本质是借助另一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类未知的、抽象的事物,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Lakoff&Johns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界风起云涌,经过了前人的铺垫,这时期的电影理论和拍摄手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软性理论”为代表的电影家,在这段时间中创作了大量的“软性电影”,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电影的娱乐精神,注重电影的审美功能和娱乐目的。与电影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以“软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为切入点,综合电影叙事学、跨学科研究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包含电影人、电影作品及其接
1怀念赵老赵炳南,中医皮外科专家。在6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皮外科治疗的独特风格,为中医学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赵老出生贫寒,自幼身体羸弱,恶疾缠身,特殊的人生经
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生命至上、安全发展是时代发展必须秉承的思想,更是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理念。高中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闯关夺隘的中坚力量。因此,必须加强高中生生命教育,发挥生命教育的独特育人作用,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核心,加强生命教育,使学生珍爱生命,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身心品质,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理
证券虚假陈述的本质是对强制信息披露义务的违反,除了对证券市场的秩序产生破坏外,还引发投资者的决策失误,造成其投资损失,由此引发证券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结合学说优势与法律实践,我国目前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主要采取特殊侵权责任对此类案件进行规制,而因果关系则是连接虚假陈述的侵权行为与投资者损失之间的重要桥梁。笔者通过对近三年(2017-2019年)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的因果关系进行案例整理汇总,对实践
证券市场的繁荣有赖于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在实体法层面和程序法层面都极大的限制了中小投资者的民事权益。长此以往,不仅仅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更为深远的是证券市场的整体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都会受到深刻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种现状,本文以证券违法行为中最为常见的虚假陈述为切入点,以民事责任的承担为行文脉络,以救济制度的完善为论证重点。从理论
第一部分肾移植术后微小病毒B19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微小病毒B19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2016年3月1日至2019
研究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布特点,探讨中医证型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AAV肾损害患者尿液中的肾损伤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骨骼肌特异性载体介导VEGF联合IGF-1通过颞肌途径治疗脑缺血小鼠。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AAV6-tMCK-GFP、AAV6-tMCK-VEGF以及AAV6-tMCK-IGF-1,在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