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存在很多的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简称“数困生”),导致数学成绩长期难以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些数困生在课堂活动中参与度低,经常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好导致学习兴趣较弱,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是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存在不仅对他们本人有消极的影响,而且使教育者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怀疑。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重要的场所,如何才能使数困生成功地获得有用的知识,这是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都需要关注的问题。我通过调查发现,数困生有如下特点:数学学习兴趣较弱;学习动机较低;学习方法不佳;思维能力较差;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过关;在某段时间里,数学成绩总排在后面。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注意力和策略应用四个方面对数困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了调查,调查表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著影响,且注意力的影响最大。我对高一差班的一位学生进行了个案研究,从个案中,我发现该数困生的内部动力不足,课堂参与度较低,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策略缺乏灵活性。据此,对于教师而言,首先教师要了解数困生的形成原因,其次教师要凭借自身良好的数学素养和人格魅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困生的自我成就感,最后教师需要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困生的策略应用;对学生而言,在课前学生需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在课中处理好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在课后做好复习计划;对于家长而言,家长需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改变数困生课堂学习行为现状主要靠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