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融资效应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慈善公益热潮席卷全国,除了通过传统的公益机构参与慈善,互联网的发展为慈善公益提供了许多新渠道,例如通过微信等自媒体传播而被人知晓的“冰桶挑战”、借助名人效应成立的一系列基金会、吸引巨大流量关注的慈善晚会等,都让“慈善公益”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进行慈善捐赠主要为了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义务,彰显“公德心”,符合“由力而起,由善而达”的战略目标。但是,慈善捐赠也意味着企业有形资产无偿流入社会,强调理性经济人概念的企业做出看似非理性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慈善捐赠产生了什么效应?  本文选取相比于资源丰富的国有企业,在融资时处于劣势,面临融资窘境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2011-2016年1791家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选取多指标计算样本的融资约束值,并结合民营企业有无捐赠行为以及捐赠额的大小验证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能否缓解融资约束程度,综合文献分析法阐述慈善捐赠融资效应的具体表现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慈善捐赠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且在债务融资方面的具体表现为捐赠企业信贷资金的增多,尤其是长期债务;且这一缓解作用只存在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样本企业中,对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民营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债务均无显著缓解作用。(2)“八项规定”前,政治关联显著正向调节慈善捐赠的债务融资效应,相比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形式,慈善捐赠更有效地帮助代表委员类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尤其是长期债务;(3)“八项规定”后,无论代表委员还是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慈善捐赠的长期债务融资均不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4)慈善捐赠能基于声誉机制成为民营企业违规行为的“遮羞布”,但这一作用仅限于短期债务的增加,无法为违规企业争取更多长期资金。  因此民营企业进行慈善捐赠可以为自身带来经济效益,尤其能缓解高融资约束企业的资金困境,是企业的“双赢”选择。通过与政府的资源交换获得较低成本的外源融资,或借助声誉机制产生“遮羞”作用和融资效应。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工作日益阳光化,政府的幕后调控走向台前,民营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融资效应作用途径也会随之发生转变,慈善捐赠作为政企纽带而带来的资源效应将被削弱,慈善捐赠动机将被净化。而慈善捐赠的“遮羞”作用也只影响违规企业的短期财务状况,能否赢得长期贷款,维持企业资金链长期健康运作,还需依赖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与未来预期。一旦心存侥幸,稍有懈怠,便会被市场淘汰。  本文的贡献在于:验证了政治关联作为慈善捐赠融资效应的作用路径,在“八项规定”这一特殊制度背景下发挥了不同的调节效应,与“八项规定”出台前不同,“八项规定”后政治关联对长期债务的调节作用不再显著。同时研究指出慈善捐赠可以基于声誉机制为违规民企带来“遮羞”作用,转移公众对负面行为的注意力,为违规民企争取更多短期债务,但这一作用对长期债务并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常规的全天候水质监测系统在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已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但是其长期运行维护频率及成本较高,尤其是传感器监测点位固定,限制了其在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监测技术机动性灵活性均远优于其他监测模式,特别是在突发应急条件下,其具备远程、高效、安全等突出特点,在部队应急救援、战场侦察、卫勤保障中发
期刊
旅行社导游人员激励问题也是我国旅游行业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当前大多数理论研究均是依托传统的激励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深化研究,但是却缺乏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而
摘 要: 新课程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由教师主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平等地走进新课程,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文的色彩与民主的气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学习方式 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教师走进课程最具实质操作的一步。转变
在当今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在近期“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现有的外语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外交流对多元化外语人才的需求,探索切实可行的
手机作为一种高科技电子消费类产品,近年来在中国普及的速度日益加快、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的手机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市场。2008年,虽然受到金融
本文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6年企业绩效指标与高管团队薪酬数据,在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及薪酬差距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相关性进行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