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树,我国特产,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银杏融药用、保健、食用、绿化观赏、材用为一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观赏绿化用为主的银杏苗木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因此,选育推广优良观赏绿化用银杏品种,建立银杏资源观赏性状评价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就是以陕西主要栽培银杏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资源观赏性状综合评价,品种数量分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银杏资源观赏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分为目标层(T):银杏资源观赏性状综合评价;准则层(Ai):树形(A1)、枝形(A2)、叶形(A3)、叶色(A4)及植株特异性(A5);指标层(Bi):冠形(B1)、干形(B2)、株高(B3)、枝条角度(B4)、新梢长势(B5)、叶形指数(B6)、叶柄长(B7)、叶大小(B8)、叶片形状(B9)、叶色(B10)、叶光泽(B11)、植株奇性状明显(B12)、植株奇性状不明显或无(B13)。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各个因子的权重排序分别为A4>A5>A1>A2>A3和B11>B12>B4>B1>B10>B2>B9>B5>B3>B6>B13>B7>B8。其中准则层中植株颜色(A4)的权重值最大,在准则层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是银杏资源观赏价值的性状基础;其次为植株奇性状(A5),其明显程度直接影响着银杏美感价值;叶形(A5)对银杏资源观赏性状评价的影响最小;在指标层中,叶色(B10)明显大于其它指标,是影响银杏资源观赏性状评价的主要指标,对银杏观赏性状评价体系影响较小的指标是叶柄长(B7)和叶形状指数(B6)。(2)Q型数量聚类将36个供试品种依据植株外部观赏性状划归成六大类,其中第一(N0.33、N0.8)、第二(N0.29、N0.21、N0.19、N0.13、N0.24、N0.23、N0.16、N0.7)、第四(N0.4)类品种的观赏评价得分均高于均值,可作为优良观赏绿化用银杏品种的筛选对象。同时,N0.33(陕引10号)、N0.13(泰山三号)等品种也可作为优良的叶用或材用栽培品种。(3)各供试银杏品种观赏性状的排序结果表明:陕西银杏36个主要栽培品种(单株)的观赏应用价值可分为很高(Ⅰ)、较高(Ⅱ)、高(Ⅲ)、一般(Ⅳ)、差(Ⅴ)、很差(Ⅵ)等6个等级。其观赏价值排序依次为:陕引10号>陕引15号>陕引5号>泰山三号>C94-16>C94-68>陕引2号>马铃3号>陕引6号>金坠2号>陕引3号>陕引13号>C96-17>C94-63>陕引25号>陕引26号>陕引11号>陕引16号>陕引17号>C94-08>C94—09>陕引7号>C95—07>C94-56>C95-09>C95-08>陕引12号>陕引19号>C95-04>C95-19>陕引4号>C95-13>C94-21>陕引23号>陕引9号>陕引14号。其中陕引10号(N0.33)、陕引5号(N0.8)、泰山三号(N0.13)、C94-16(N0.16)、陕引15号(N0.7)、C96-17(N0.4)等品种(或无性系)可作为陕西地区今后繁殖推广的观赏绿化用银杏优良品种(或无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