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中村现象是我国城市转型时期的特有存在的独有现象。它是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的,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个绕不开的结。近年来,为解决城中村带来的城市发展等问题,各地政府先后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但在改造过程中更多着眼于城市发展,村民的社会保障等相关问题受重视程度不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中村改造,是以人为本的改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成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经济发展的良好土壤,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改善城中村现有的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村民的思想觉悟。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从界定新型城镇化与城中村的内涵入手,对比传统的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别。以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的城中村作为研究个案,首先对城中村分布状况、改造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提出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其次对西山区马街街道城中村改造推进过程中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社会保障及规划等方面,以实际案例进行阐述,指出政府在征用土地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土地收益,在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政府、开发商、村集体存在利益平衡博弈,资金问题影响改造工作的推进,社会保障未能有效跟进影响村民后续生活、规划存在一定瑕疵等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城中村改造成功经验,获得了一定的启示。最后,本文对西山区马街街道城中村改造再次进行思考,并结合城中村改造推进实际,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