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日益频繁,导致因边坡受损造成的生态问题逐年增加。近年来,有关边坡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探讨生态修复和重要切入点。目前边坡生态可持续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但研究多集中工程手段进行初期修复,而对边坡基质中肥料的种类与浓度研究涉及较少。在边坡立地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基质与肥料的组成与使用对边坡植物生长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科学的土壤成分配比关系着整个护坡工程的成败。鉴于此,本文对边坡基质中肥料的种类与浓度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本文选取河南省辉县市牛王庙风景旅游区为研究区域,以其山体修复项目为依托,开展边坡实验,通过水培实验与土壤成分配比实验确定最佳的肥料种类与浓度。在水培实验中,选取边坡典型修复植物刺槐作为目标植物,对比4种肥料、6种不同浓度下刺槐生长状况的差异性,并选取电导率、pH、全盐含量发芽率、植株高度等指标分析不同种类和浓度营养液的理化性质。在土壤成分配比实验中,选取边坡修复植物波斯菊与典型修复植物刺槐作为目标植物,培养基质由客土、农林废弃物、肥料组成。通过改变肥料的种类与浓度,对比不同基质下目标植物生长状况的差异性,并对实验工程边坡进行6个月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6种浓度对植物发芽率影响主要次序为:1.66g/L>0.83g/L>2.49g/L>3.32g/L>4.13g/L>4.98g/L;(2)4种肥料对15天植株高度的影响主要次序为:粒状重过磷酸钙(总磷(P2O5)≥46.0%)>生物有机肥>复合肥料(N-P2O5-K2O≥45%)>大量元素水溶肥料。(3)1.66g/L粒状重过磷酸钙(总磷(P2O5)≥46.0%)的基质中植株的发芽数以及植株高度均为最理想状态;(4)水培营养液实验与土壤成分配比实验结果表明1.66g/L粒状重过磷酸钙能显著提高刺槐的发芽率以及植株高度,为边坡生态修复基质中优选添加的肥料,对河南省辉县市牛王庙风景旅游区山体修复项目有很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