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疏肝解郁调神方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临床试验选用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脑病中心门诊就诊的患者,选出72例符合各项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成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疗程均为一个月。治疗组采取疏肝解郁调神方作为治疗方剂,每次服用100ml,服用方法为口服,早晚每天2次。对照组采用白草香解郁安神胶囊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4粒,口服。最终经由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与中医肝郁化火型失眠症证候评分,比较2种药物的临床有效性,利用SPSS23.0综合性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结果:本研究最初纳入有7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2例失访、3例有合并用药、2例未按要求服药。最终有效病65例,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人口学资料可比性分析结果:年龄、性别等方面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别(P>0.05),两组均衡可比。经过治疗,结果显示,疏肝解郁调神方能显著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药物均可改善症状;治疗1个月后在治疗组中,痊愈率21.2%、显效率48.5%、有效率21.2%、无效率9.1%,对照组中,痊愈率6.3%、显效率31.3%、有效率40.6%、无效率21.9%。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经Z检验,Z=-2.682,P=0.007,说明用药后,中医证候疗效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SQI合计得分、睡眠合计时间、入睡时间、整夜觉醒次数、觉醒持续时间、早醒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有显著性的改善(P<0.05);在治疗组中,痊愈率18.2%、显效率36.4%、有效率33.3%、无效率12.1%,对照组中,痊愈率9.4%、显效率31.3%、有效率37.5%、无效率21.9%,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经Z检验,Z=-1.376,P=0.169,总体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初步证明疏肝解郁调神方在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病人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症状,并改善患者睡眠不安、心烦易怒、胸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头痛、多梦健忘、口干口苦、大便秘结等肝郁化火证的中医证候,可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