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QSAR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从而起到抗炎、止痛、和解热的作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发现COX存在两种不同结构亚型:COX-1和COX-2。功能型COX-1主要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催化产生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前列腺素;诱导型的COX-2主要存在于炎症组织细胞中,可被多种因子诱导,引起炎症反应。药物对COX-2的抑制作用越强则取得的疗效越好,对COX-1的抑制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具有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成为当前研制抗炎药物的热点。本文应用CoMFA、EVA、ETSI和从头算等四种分子描述子方法,研究与建立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1.应用基于叠合的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建立了299个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QSAR模型;为了比较,又分别对108个咪唑与35个环戊烯及其衍生物类COX-2选择性抑制剂建立QSA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模型具有较好的估计与预测能力。 2.首次把基于振动频率的EVA分子描述子用于COX-2抑制剂的QSAR研究,在建立299个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QSAR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108个咪唑与35个环戊烯及其衍生物类COX-2选择性抑制剂建立QSA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7。为估计与预测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生物活性及设计新的药物分子提供了一种新的免叠合的三维方法。 3.应用原子类型电拓扑指数分子描述子方法对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活性进行QSAR研究,以VSMP方法进行变量优化选择,建立了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生物活性与原子类型电拓扑指数描述子之间的QSAR模型。 4.将从头算量子化学描述子引入COX-2抑制剂的QSAR研究中,得到了一系列COX-2抑制剂的量子化学参数,并以VSMP方法选择与优化模型变量,建立了咪唑与环戊烯及其衍生物两大类化合物的QSAR模型。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杂多化合物的历史、结构、分类、应用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含镍杂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总结;合成了一种新的含镍的十钒酸盐,同时还合成了含有[NiV13O38]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是一种新型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具有显著优势,本论文利用FRE7技术,由浅入深的探讨了一系列新型荧
近年来,室温离子液体被认为是传统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理想绿色替代品,而微波促进的无溶剂有机合成是一类新兴的绿色有机合成技术,这两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绿色化学的要求。本
论文以β-环糊精为单体,2,4-二异氰酸酯甲苯及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了环糊精交联聚合物(β-CDP),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所制聚合物与客体有机物质双硫腙等的包结
近年来,随着对纳米材料的深入研究,纳米组装杂化材料因为其结构和功能上的卓越特性,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自组装技术近年来得到了
本论文研究了金属离子Bi(Ⅲ)、Fe(Ⅱ)、Co(Ⅱ)、Ni(Ⅱ)、Er(Ⅲ)、Lu(Ⅲ)在LiClO4(LiCl)-二甲基亚砜(DMSO)体系或LiClO4(LiCl)-二甲基甲酰胺(DMF)体系中电化学行为,并计算得到
本论文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C60吡咯烷衍生物的快速合成和无溶剂固态研磨法C60富勒醇合成的研究。 一、首次将微波辐射法运用到cis-,trans-2,5-二取代C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中
本论文利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与物理自组装的自发协同作用的原理,构筑了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高分子纳米材料,开发出一种制备生物可降解材料聚氰基丙烯酸酯(PACA)胶乳粒子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