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培养初中生写作的读者意识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ju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本身是一种作者利用自己所写的文字表情达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交际手段,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至关重要。但是笔者发现目前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对写作望而生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读者意识”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读者意识的缺失使得写作教学时效性差,写作内容缺少针对性,假话、套话连篇,写作水平提高缓慢。因此,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刻不容缓。依托网络的写作教学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提供了新的平台。尤其是校园网络和写作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在网络安全性和教学针对性上弥补互联网络的不足。本课题研究中,笔者尝试利用校园网络展开写作教学,根据校园网络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创设情景有效地调动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情感等因素,拓展写作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使学生不仅学到“怎样写”,而且对“为何写”、“为谁写”等问题有明确的认知,使写作教学成为为学生今后生活服务的素质教育课程,从而达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目的。本论文分为五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缘起、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利用校园网络写作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相关理论,并着重分析在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方面,校园网络写作教学与传统写作教学、互联网络写作教学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从而明确运用校园网络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的可行性;分析了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现状以及前人研究的优势与不足;着重分析如何利用校园网络开辟多元化的命题形式、写作展示平台、评价形式、激励方式和如何创设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写作情境等培养学生写作读者意识的方法策略以及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并简单概括了校园网络写作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作用。
其他文献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如现实的人是人的发展
生态危机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全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不断向人们所生活的家园步步紧逼,城市里沙尘暴的出现、气候干旱导致水资源缺乏、生态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
在三农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农民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也提上了政府工作的议程,在2003年之前,农民全是自己拿钱看病,即使是生了大病也仍然是自己的事情,对于农民微弱的收入来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鲁迅的帮助与扶植之下,中国现代文坛上诞生了最早的乡土作家群,包括许钦文、潘训、蹇先艾、许杰、台静农、王鲁彦、彭家煌、黎锦明等人。这些走出家
研究在前人关于疏离感研究的基础上,对杨东等人所编制的疏离感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拟合度很好,解释效度较高。以青少年疏离感问卷、人际信任量表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
"荒诞"是加缪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本文通过对加缪剧作《误会》的荒诞性及剧中人物精神选择的解读,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加缪的"荒诞"思想及在面对"荒诞"时加缪所提倡的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切点。方法依据2009年闵行区某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利用ROC曲线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最佳切点。
问卷调查表明,法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程度较高,对就业前景保持乐观态度;理想的工作单位为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大多不是跨专业报考。为进一步增强法学类硕士研究生的
露丝·普罗尔·贾布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1927~),是当代西方描写印度生活最具成就的小说家之一,其创作以冷静、平和,极具洞察力,幽默兼有讽刺的风格享誉欧美。贾布瓦拉的小说人
上世纪中叶,生态危机迸发并逐渐演变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的现实表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导向的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现有的工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