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学研合作是指由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基于各种创新资源优化互补,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提高产业成果转化率,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社会活动。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各方有效资源,提高科技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在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这两大体系协同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学术界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众多研究人员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多种的研究方法对产学研合作相关问题进行深层次地探讨,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合作模式、合作绩效等方面。目前研究者将“创新网络”这一概念引入产学研合作研究中。二者在国家创新体系的进步发展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信息的交流、合作进程中资源的流动,必然会形成一种“网络”的关系集合。根据对这种网络关系结构的刻画以及网络演化进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现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学研创新能力,可作为相关部门战略管理的决策依据。文本在大量阅读、梳理产学研合作现有的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检索并下载湖北省产学研合作专利数据,利用清洗后的专利数据对湖北省此类合作总体概况进行描述,再建立了湖北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宏观上从网络的大小、密度及演化的中心势、平均度等方面,微观上从网络节点的中心性及派系等方面,对网络及其演化进程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①湖北省产学研合作专利整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理工大学、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等非常积极的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但是,整体合作频次不高,合作频次为1次的申请专利占比过半;且产学研合作创新大部分发生在省内,重点集中在省会城市,跨省合作现象较少;对于产学研合作领域方面,物理、电力、化学、冶金等产业有较好的发展。②湖北省产学研创新网络规模较小,合作程度不高,合作关系不够紧密,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所以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转化率也不高。基于此给出了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促进合作多元化及创造健康绿色的合作环境的对策建议。③网络演化进程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另外,网络中核心个体性质发生变化,从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演化过度为民营企业,从“958”大学过渡到省属重点大学。这些研究结果表面,湖北省产学研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合作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成果的转化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要完成这2点,本文认为要把提升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放在首要位置,其次要开展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最后还需要政府及相关服务机构进行辅助与配合,进一步为合作完善条件,为合作创造优良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