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及灌溉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pl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索春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灌溉方式,于2010年4月至10月在新疆兵团农五师开展了不同灌溉方式(膜下滴灌(A)、无膜滴灌(B)、无膜常规灌溉(C))和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通过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探明了种植密度和不同灌溉方式下春玉米生长发育规律,为探索出春玉米高产适宜的灌溉方式和最佳种植密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种植密度对对春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产量随之增长,但超过此范围随之降低,其中种植密度为12.0万株/hm2时出现株高最大值,茎粗最大值出现在10.0万株/hm2;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差异显著,通过拟合方程求偏导,求得春玉米最高的产量为15041.59kg/hm2,相应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3.48万株/hm2,充分说明只有合理的种植密度,才有助于春玉米的生长发育,进而实现经济产量的提高。(2)不同灌溉方式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灌溉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株高、茎粗、群体叶面积、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对株高及茎粗的影响均表现为膜下滴灌>无膜滴灌>无膜常规灌溉,而且抽雄期后三种灌溉方式的株高、茎粗差异显著;不同灌溉方式玉米的叶面积均随生育期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膜下滴灌的叶面积始终高于其他两种灌溉方式,较高的叶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产量提高。不同灌水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影响显著。膜下滴灌处理产量最高为16071.22kg/hm2,其次为无膜滴灌处理13298.65kg/hm2,无膜常规灌溉方式条件下的产量最低为9564.42kg/hm2。而且膜下滴灌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无膜滴灌得提高了13.6%和2.46%。不同灌溉方式对春玉米全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率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储水能力表现为膜下滴灌>无膜滴灌>无膜常规灌溉处理,说明膜下滴灌可以在保证玉米生长需水的前提下储水能力最强,此可以得出只有合适的灌溉方式才有助于协调春玉米营养器官和经济器官的形成和分配比例,从而实现经济产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希望居住在温 馨舒适的环境中。许多朋友家中都栽有许多花草,但又常为养花肥料和杀虫剂的来源而感到苦恼。在此特向朋友们推荐几种既经济
期刊
<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当今信息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在军事领域被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现状和战场感知应用前景和优势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战场信
当代标识设计传入我国以来,一直在模仿西方的发展模式,缺少具有标志性和辨识性的特色。当前,中国当代的标识设计该怎样突破西方模式的限制,寻找到具有民族个性的发展方向是我
在近十几年的探索历程中,独立学院迅速发展与壮大,己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办学力量,它能否稳定、健康地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教育需求和教育力量的平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起主
研究了线性系统执行机构和敏感器的故障估计方法.基于比例积分观测器具有同时估计系统状态和故障大小的能力,将比例积分观测器和强跟踪滤波器相结合,组成比例积分强跟踪滤波
<正>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本草纲目》云:"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薄荷的功效即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疏肝解郁。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外
<正>虽然智能手机拥有丰富的软件、大尺寸的屏幕、飞快的网速等,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其中"待机时间"就足以让买家望而却步。那么,怎样才能摆脱智能手机每天充电的束缚呢?我们不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成为一种既定范式和研究趋向,翻译活动被置于宏观社会语境中并被给予多视角透视。近年来西方翻译学界开始将三位著名社会学家布迪
近年来,GaN基p-i-n型紫外探测器以其天然的日盲特性和较快的响应速度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GaN基材料具有介电常数小、电子饱和速度高、禁带宽度大等优点,在微波功率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