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浮针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及生活料理能力的影响,来比较两者在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即时疗效和短期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入选符合本研究范围的早期膝骨关节炎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常规针刺组,两组各纳入33例患者。常规针刺组方案:采用以局部取穴、辩证取穴为主的常规针刺疗法;浮针组方案:先经过运用推髌试验找出痛点,继而找到关节周围患肌后,以患肌为针刺靶点进行浮针疗法治疗。两种方案均隔天施行一次,一周3次,共进行3周。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首次施治后镇痛持续时间,施治前、首次施治后、施治后及施治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的VAS痛觉评分,施治前、施治后以及施治结束后一个月随访时WOMAC-OA指数评分的分值,综合比较数据以评定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成果:1、VAS痛觉评分方面:两组首次施治后与施治前进行组内对比,均可见VAS分值均值有所下降,呈现出显著性的差异(P<0.01);首次施治后进行两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施治后的VAS评分分值存在差距,浮针组分数明显低于常规针刺组,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施治后的VAS痛觉评分与施治前组内比较,均值均见明显下降,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组间的比较亦可见显著性的差异(P<0.01)。其中浮针疗法较常规针刺组对VAS痛觉评分改善情况更为显著。2、在首次施治后镇痛持续时间的比较中,两组时间均值比较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浮针组持续时间均值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3、WOMAC-OA指数评分方面:两组在施治后与施治前进行组内比较,WOMAC-OA指数量表3个方面的分值以及总分值都有降低,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施治后进行两组组间3个方面的评分以及总分值比较,浮针组分值更低,而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4、浮针组总体有效率为96.77%,与常规针刺组方案的71.88%相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5、在方案结束的一个月对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均进行了 VAS痛觉评分以及WOMAC-OA指数评分的随访,并与方案施行前以及施治后进行组内比较,均可见显著性的差异(P<0.01),两组随访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两者均值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两组W0MAC-0A指数量表评分随访时均较施治前有明显下降,与施治后相比均值均有上升,但浮针组随访时均值涨幅较小,而常规针刺组随访时均值涨幅明显。结论:1、两种施治方案均能减少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情况,其中,浮针疗法在缓解膝骨关节炎的关节周围疼痛方面明显优异于常规针刺疗法,而且取效迅速,具有即时疗效。2、两种施治方案均能改善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周围性疼痛、关节活动功能以及日常功能,但浮针疗法方案更具有明显的优势。3、无论即时疗效还是短期疗效方面,浮针疗法方面均明显优异于常规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