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一、文献综述综述一:主要论述了冠心病患病风险与维生素K1、维生素K2及其亚型(MK-4、MK-7为主)的相关性。冠心病是全球第一位死亡原因,研究者早在上世纪就开始了冠心病风险与维生素K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维生素K1、维生素K2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保护作用。本文通过国内外既往研究成果的汇总分析,说明了高维生素K饮食(维生素K2为主)可能具有冠心病保护作用,但与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无明显关系。同时,针对既往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各临床结果的差异可能与试验方法、地区、人种有关。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及展望。综述二:主要论述了冠心病中医证型特点及其饮食指导,现代研究通过食物中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指导饮食摄入,与中医指导饮食的原则明显不同。既往对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冠心病饮食的中医指导尚未能很好的总结。本文总结了冠心病证型特点,通过分析古籍记载,总结了冠心病相关饮食指导,并通过对于不同证型的探讨,提出不同建议,使饮食调护更加具体化。最后,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以期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一个合理有效且针对性较强的中医饮食调护方法。二、临床研究目的:既往研究证明高维生素K饮食可以减少冠心病发病风险,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和普通人群中维生素K1、维生素K2(MK-4、MK-7)血清浓度水平的不同,分析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及冠心病中医证型与维生素K1、MK-4、MK-7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33人为病例组,通过中日医院体检中心收取体检人员266例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入院后记录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史)并通过望闻问切所得获得中医证型,抽取空腹血液标本测量维生素K1、MK-4、MK-7及血脂相关指标(LDL-C、HDL-C、TG、CHO),记录用药方案,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记录结果。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两组间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情况,对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组间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对于MK-7与冠心病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s分析构建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对比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BMI、TC、LDL-C、HDL-C、AST、ALT、DBIL、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TG、TBIL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2.在普通人群中,维生素K与其他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在对照组中,根据维生素K1、MK-4、MK-7血清浓度水平参考范围,将其由高到低分为1组、2组和3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发现:①TG、TC在维生素K1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I、LDL-C、HDL-C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TG、HDL-C、BMI在MK-4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C、LDL-C、年龄在MK-4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TC、TG、LDL-C、BMI、年龄在MK-7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DL-C在MK-7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维生素K与冠心病相关性维生素K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性对比中,通过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分析,MK-7在两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0),而维生素K1无明显差异,将维生素K1、MK-4、MK-7根据是否在正常范围各分为2组,进行卡方检验,MK-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118,P=0.001),维生素K1、MK-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维生素K1、MK-7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MK-7血清浓度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P=0.019),在本研究中进行调整后构建的预测模型为:Y=0.285*MK-7+0.091*年龄+0.228*BMI-1.069*TC-7.099,维生素K1无统计学意义。按照年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中年组冠心病与MK-7相关性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93,P=0.025)。4.维生素K与冠心病类型和狭窄程度相关性将冠心病组分为稳定性冠心病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通过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维生素K1、MK-4、MK-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K-7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1),维生素K1、MK-4、MK-7与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冠心病中医证型与维生素K相关性根据中医证候要素评分,每一个患者可以有两种及以上证候,将血瘀、痰浊、气滞、热蕴、寒凝归为实证,气虚、阳虚、阴虚归为虚症,将中医证型分为实证组和虚症组。通过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维生素K1在实证组更高(P=0.094),但维生素K1、MK-7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K1、MK-7在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中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普通人群中,维生素K1与TG、TC呈正相关,MK-4与TG、BMI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MK-7血清浓度与TC、TG、LDL-C、BMI、年龄呈正相关。2.冠心病组MK-7血清浓度更高,中年人群更加明显,可能是冠心病的风险因素,维生素K1、MK-4则与冠心病无关。3.MK-7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维生素K1、MK-4与其无相关性,维生素K1、MK-4、MK-7与冠心病类型无相关性。4.维生素K1在冠心病实证者血清浓度更高,MK-7与冠心病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5.血瘀证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