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改良CT血管成像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iv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咯血是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虽然90%的病程具有自限性,但大咯血死亡率可达38%,其中保守治疗致死率高达50%-100%,其诊断和治疗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是咯血主要责任血管,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ronchialartery-pulmonaryarteryfistula,BPF)是造成咯血的重要病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BPF的金标准,但该项技术不仅有创,操作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而且有机率明确引起相关术后并发症。现有临床上关于咯血患者中BPF的影像学报道较少,且多是个案病例,缺乏无创诊断BPF咯血患者影像学手段研究。研究发现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不损害图像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64层及以上CT扫描仪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且单扇区重建模式可改善非预期自由呼吸患者的冠状动脉及肺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因此本文采用BA改良式CT血管造影(bronchial artery-modifiedcomputed tomographyangiography,BA-MCTA)回顾性分析其在BPF咯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间,连续入组本院511例同期行DSA和BA-MCTA咯血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347例,女性164例,平均年龄57.80±14.29岁。所有患者DSA和BA-MCTA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7天。CT采用东芝Aquilion one320排640层螺旋CT扫描仪,行MCTA扫描及重建模式获取患者BA图像。所有原始数据图像上传至VitreaCore工作站,应用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e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 planer reconstruction,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技术多方位显示、观察BA。所有BA-MCTA图像由2名放射科主治以上医生盲式阅读,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BA-MCTA诊断BPF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及两者检查一致性。
  结果:
  1.DSA检查出342例阳性,169阴性,BA-MCTA检查出321例阳性,190例阴性,其中11例假阳性,32例假阴性。BA-MCTA诊断BPF的灵敏度为90.6%(310/342),特异度为93.5%(158/169),准确度为91.6%(468/511),两者检查结果一致性高(kappa=0.82,P<0.05)
  2.DSA共检出464处BPF,其中左肺上叶85处,左肺下叶83处,右肺上叶125处,右肺中叶86处,右肺下叶85处;BA-MCTA检出其中430处,其中左肺上叶77处,左肺下叶78处,右肺上叶115处,右肺中叶81处,右肺下叶79处。
  3.BA-MCTA漏诊32例共34处BPF,其中左肺上叶8处,左肺下叶5处,右肺上叶10处,右肺中叶5处,右肺下叶6处。
  结论:
  BPF好发于男性,且多见于右肺,其中以右上肺叶最为多见。BA-MCTA对于BPF的诊断特异性高,准确度和灵敏度优秀,可作为疑似BPF患者无创性筛查的首选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背景与目的: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目前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的实体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极低。由于胰腺癌症状出现较晚,早期诊断困难,肿瘤进展迅速且具有多重耐药,因此具有“癌症之王”之称。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是存在于梧桐和桦树树皮中的的三萜类化学物质,具有低毒副作用。根据先前的报道,注意到作为天然产物的白桦脂酸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潜力。但是,关于白桦脂酸抑制
学位
背景及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高死亡率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和中国高度城市化地区,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分子标记物在胰腺癌中的作用,但未见角蛋白17(Keratin17,KRT17)在PC中有过报道。因此,通过评估KRT17在PC中的表达及其潜在作用,为P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在线数据库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
学位
表皮细胞是皮肤表层的上皮细胞,其在创伤愈合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严重烧创伤病人表皮细胞的匮乏与其病程长短、并发症的发生、后期瘢痕的形成均有密切关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表皮的结构完整性,从而维持对外界的机械屏障。目前,从新鲜皮肤组织中分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及其体外扩增已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应用。自Rheinwald和Green首次报道连续单层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以来,至今已有3
学位
目的: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地变性坏死,导致了纹状体多巴胺的显著下降,从而引起了一系列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在内的临床症状。目前,左旋多巴(L-Dopa)是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金标准药物,但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L-dopa induced dyskinesia,L
目的:  研究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Ultra-high b-values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_uh)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中的特征,比较其与传统b值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差异,并结合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涉及广泛的大脑区域和多种递质系统。大脑神经环路的破坏是PD发病的重要基础,其中基底节环路功能失衡是PD的核心病理机制。白质纤维是大脑中枢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PD患者脑内路易体病理播散过程中不仅仅损害灰质,白质纤维也常受累。既往PD的影像学研究已初步揭示了患者白质纤维的受损,但传统白质分析模型过于简单,无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