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咯血是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虽然90%的病程具有自限性,但大咯血死亡率可达38%,其中保守治疗致死率高达50%-100%,其诊断和治疗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是咯血主要责任血管,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ronchialartery-pulmonaryarteryfistula,BPF)是造成咯血的重要病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BPF的金标准,但该项技术不仅有创,操作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而且有机率明确引起相关术后并发症。现有临床上关于咯血患者中BPF的影像学报道较少,且多是个案病例,缺乏无创诊断BPF咯血患者影像学手段研究。研究发现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不损害图像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64层及以上CT扫描仪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且单扇区重建模式可改善非预期自由呼吸患者的冠状动脉及肺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因此本文采用BA改良式CT血管造影(bronchial artery-modifiedcomputed tomographyangiography,BA-MCTA)回顾性分析其在BPF咯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间,连续入组本院511例同期行DSA和BA-MCTA咯血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347例,女性164例,平均年龄57.80±14.29岁。所有患者DSA和BA-MCTA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7天。CT采用东芝Aquilion one320排640层螺旋CT扫描仪,行MCTA扫描及重建模式获取患者BA图像。所有原始数据图像上传至VitreaCore工作站,应用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e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 planer reconstruction,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技术多方位显示、观察BA。所有BA-MCTA图像由2名放射科主治以上医生盲式阅读,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BA-MCTA诊断BPF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及两者检查一致性。
结果:
1.DSA检查出342例阳性,169阴性,BA-MCTA检查出321例阳性,190例阴性,其中11例假阳性,32例假阴性。BA-MCTA诊断BPF的灵敏度为90.6%(310/342),特异度为93.5%(158/169),准确度为91.6%(468/511),两者检查结果一致性高(kappa=0.82,P<0.05)
2.DSA共检出464处BPF,其中左肺上叶85处,左肺下叶83处,右肺上叶125处,右肺中叶86处,右肺下叶85处;BA-MCTA检出其中430处,其中左肺上叶77处,左肺下叶78处,右肺上叶115处,右肺中叶81处,右肺下叶79处。
3.BA-MCTA漏诊32例共34处BPF,其中左肺上叶8处,左肺下叶5处,右肺上叶10处,右肺中叶5处,右肺下叶6处。
结论:
BPF好发于男性,且多见于右肺,其中以右上肺叶最为多见。BA-MCTA对于BPF的诊断特异性高,准确度和灵敏度优秀,可作为疑似BPF患者无创性筛查的首选方法。
咯血是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虽然90%的病程具有自限性,但大咯血死亡率可达38%,其中保守治疗致死率高达50%-100%,其诊断和治疗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是咯血主要责任血管,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bronchialartery-pulmonaryarteryfistula,BPF)是造成咯血的重要病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BPF的金标准,但该项技术不仅有创,操作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而且有机率明确引起相关术后并发症。现有临床上关于咯血患者中BPF的影像学报道较少,且多是个案病例,缺乏无创诊断BPF咯血患者影像学手段研究。研究发现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在不损害图像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64层及以上CT扫描仪冠状动脉造影的辐射剂量,且单扇区重建模式可改善非预期自由呼吸患者的冠状动脉及肺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因此本文采用BA改良式CT血管造影(bronchial artery-modifiedcomputed tomographyangiography,BA-MCTA)回顾性分析其在BPF咯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间,连续入组本院511例同期行DSA和BA-MCTA咯血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347例,女性164例,平均年龄57.80±14.29岁。所有患者DSA和BA-MCTA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7天。CT采用东芝Aquilion one320排640层螺旋CT扫描仪,行MCTA扫描及重建模式获取患者BA图像。所有原始数据图像上传至VitreaCore工作站,应用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e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 planer reconstruction,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技术多方位显示、观察BA。所有BA-MCTA图像由2名放射科主治以上医生盲式阅读,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BA-MCTA诊断BPF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及两者检查一致性。
结果:
1.DSA检查出342例阳性,169阴性,BA-MCTA检查出321例阳性,190例阴性,其中11例假阳性,32例假阴性。BA-MCTA诊断BPF的灵敏度为90.6%(310/342),特异度为93.5%(158/169),准确度为91.6%(468/511),两者检查结果一致性高(kappa=0.82,P<0.05)
2.DSA共检出464处BPF,其中左肺上叶85处,左肺下叶83处,右肺上叶125处,右肺中叶86处,右肺下叶85处;BA-MCTA检出其中430处,其中左肺上叶77处,左肺下叶78处,右肺上叶115处,右肺中叶81处,右肺下叶79处。
3.BA-MCTA漏诊32例共34处BPF,其中左肺上叶8处,左肺下叶5处,右肺上叶10处,右肺中叶5处,右肺下叶6处。
结论:
BPF好发于男性,且多见于右肺,其中以右上肺叶最为多见。BA-MCTA对于BPF的诊断特异性高,准确度和灵敏度优秀,可作为疑似BPF患者无创性筛查的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