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体农地权利的反思与重构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集体农地权利主要包括集体农地所有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前者是为计划经济确立的,不是传统私权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后者赋予农民独立经营农地的权利,它使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这种“计划为体,市场为用”的农地权利安排,不仅使集体农地所有权暴露出诸如主体虚位、权能残缺等弊端,也不利于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农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资料,更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功能。均分土地的制度,不仅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阻碍国家工业化进程。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体制对农民不公,有违公平原则。鉴于集体农地所有权是当前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源,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变革农地的功能结构,恢复其单纯的生产资料功能。
其他文献
信托收据是英美国家银行普遍使用的一种贸易融资手段。一般而言,信托收据是银行与进口商或供货商之间以质押关系为基础建立的有关质押物处分的信托合同。该合同表明进口商或购
大陆与台港澳地区同属一主权国家,且同为世贸成员,多边贸易体制的保护和制约为四地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必要的条件.本文从WTO的核心原则和WTO体制下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规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刻反思中国共产党推进我国城镇化尤其是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其社会功能呈现出二重性的特点,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对社会存在的虚幻反映,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官释明权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研究层次.首先,是要对释明权的产生发展和内涵以及性质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从而奠定对释明权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