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流域典型岩溶生态系统质量的初步评价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520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环境是一种脆弱生态环境,岩溶生态系统即指岩溶区的生态系统。漓江流域岩溶生态系统按地貌类型分为峰林平原生态系统和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两大类型。论文研究典型峰林平原和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旨在研究漓江流域典型岩溶生态系统的差异,分析成因,建立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生态系统的质量进行定量地评价。 漓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碳酸盐岩分布广泛,质纯厚度大;褶皱和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外源水丰富,水溶蚀性强;正是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漓江流域丰富的岩溶地貌。 典型峰林平原与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特征和人为特征差异上。自然特征研究对比表明,差异集中体现在气候(以降水量为表现)、岩溶形态、地势分布、水文网、土壤与植被、自然灾害等方面,其中气候差异、地势分布是两种系统存在显著差异的关键因素。峰林平原适宜人群居住,而峰丛洼自然条件恶劣。人为特征差异的研究对比表明,两者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利用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典型峰林平原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水平明显优于典型峰丛洼地地区,但平原区入河排污,河流水质下降,饮用水水源质量下降等,是人为行为效应的负面影响的主要体现。在峰丛洼地区,缺乏水源和土地资源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论文在研究典型峰林平原与典型峰丛洼地特征基础上,按自然特征、人为特征建立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了评价的质量指数,初次定量地评价了典型岩溶生态系统的优劣。从总体上看,峰林平原区生态系统的质量指数为0.752,质量良好,峰丛洼地生态系统质量指数为0.4759,质量处于中下水平。在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活环境、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三个子系统中,峰丛洼地与峰林平原存在不同的差异,需对峰丛洼地进行合理的开发以促进各方面的发展。针对两地的现状分别提出建议,峰林平原需治理污染,增加人均公共绿地,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峰丛洼地需改良耕地,增加土壤肥力,科学种田,发展多种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区内的农民生活状况。
其他文献
弯曲河流地下水与河水相互作用强烈,研究弯曲河流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地下水与河水的补排关系,为傍河取水、污染物运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采用温
该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桩基荷载的传递机理即桩侧摩阻力侧发挥、桩端反力、桩身轴力、承台荷载分担比、沉降计算与预测等几个方面上.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1.完成单桩的长期
控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现场总线的广泛应用,在以太网成熟技术的带动下,以太现场总线技术成为现场总线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网络控制应用而
动力磁悬浮轴承(简称动力磁轴承)具有自驱动与自悬浮能力,可实现转子无接触旋转。由于永磁电机无需转矩绕组励磁电流,具有效率高、结构尺寸小、功率密度大等特点,因此将永磁电机应用于动力磁轴承可充分发挥永磁电机的上述优势,使动力磁轴承具有更加宽广的应用领域。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气隙磁场分布、悬浮力、输出转矩为设计目标,对永磁型动力磁轴承进行了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详细分析了永磁型动力磁轴承内
学位
信息家电是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传统家电结合的必然结果。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合一的趋势已经形成,智
陷落柱主要发育于以厚层灰岩为煤系基底的华北含煤区,已在煤矿开采中大量揭露,现已成为煤矿安全高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前研究不够深入,预测较为困难.该文以太原西山煤田
渤海湾含油气构造区,由于地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勘探开发程度很高,提高勘探整体效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加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日益重要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该论文基于冀中坳陷霸县
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在设计者与消费者眼中,已不仅仅是作为代步的工具,而是更多地成为了许多人移动办公、娱乐的场所,甚至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全球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