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氡(222Rn)衰变产生一系列固体放射性核素,即为氡子体。由于氡子体可以附着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的呼吸道上皮和粘膜,所造成的剂量超过了其母体核素。空气中的氡子体存在未结合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未结合态氡子体扩散系数大,吸附在呼吸道内不易再被呼出,因此受到高度重视。本研究旨在发展不更换金属筛网的未结合态氡子体连续测量方法,研究了氡子体粒径分布、未结合态份额的测量方法和变化规律以及流率对采样参数的影响,为提高连续测量方法灵敏度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样参数的准确测量计算从而保证结果准确度。在实现成像板测量氡子体浓度的基础上,选用30目、100目、200目、400目金属筛网与滤膜组成级联丝网组(GSA)。对0.1-1000nm的粒子进行分段,理论计算各粒径段粒子在级联丝网组的收集效率,成像板测量取样后级联丝网组的氡子体浓度,用EM算法和Towmey算法反推粒径分布。RaA的未结合态AMD为0.91±0.03 nm,结合态AMD为291.0±19.3 nm;RaB的未结合态AMD为0.94±0.05 nm,结合态AMD为306.6±16.4 nm。对比两种算法反推结果,未结合态氡子体AMD结果一致,结合态氡子体AMD相对偏差8.9%,结果基本一致。探究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氡子体粒径分布、未结合态份额,未见粒径分布随温湿度有明显规律变化,未结合态份额随湿度升高而减小。使用成像板测量了30目、100目、200目、400目金属筛网在低流率和较高流率下的收集效率和前总比,并与Cheng-Yeh理论、Alonso理论预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heng-Yeh理论适用于雷诺数小于3.4条件,Alonso理论适用于雷诺数大于3.4条件。引入迭代扣除算法用于未结合态氡子体的连续测量方法研究,在不同氡浓度水平下进行了连续测量实验,并与单次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CRaA最大偏差为31.2%,CRaB最大偏差为40.7%,由于RaC的浓度水平较低,CRaC最大偏差为54.5%。根据误差传递理论,计算了不同氡浓度下连续测量方法和单次测量方法由放射性统计涨落引起的误差,结果表明连续测量方法的误差不会超过单次测量方法的1.36倍,方法的可靠性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