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文是清初诗坛的著名遗民诗人,极为重视忠贞大节,才情气节俱佳,学问淹博,诗艺高超,与方以智、钱澄之等并著于清初诗坛,享誉甚高。方文一生,经历了明清易代之悲的洗礼,又遭遇家变的锥心之痛,多逢亲人的相继离世之悲,人生坎坷,心中充盈着浓烈的悲戚哀情。又极其嗜游,一生游历各地,交游不计其数,这样坎坷与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其的作品思想深刻,意蕴深厚。方文诗歌内容繁富,题材众多,风格多元,自成一体,“嵞山体”诗风多以“淡朴”为主,亦多得时人称赞,又不乏悲慨之篇,思想凝重。通过对方文及其诗歌的研究,能够诠知方文的悲喜人生乃至诗歌艺术价值,了解清初诗坛遗民诗人的创作概况。本文借助于对《嵞山集》的认真研读,搜集并梳理各类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究方文的人生轨迹与文学交游,以及其诗歌的创作特色。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明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对方文研究进行综述。分类梳理关涉方文的相关文献资料,回眸学界对方文诗歌的研究历史,理清关于方文及其诗歌的文献与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考察方文诗歌生成的文化生态背景。涉及到明末清初的时代氛围,桐城地域文化,以及方氏家族文化层面,探究相关背景对方文创作的影响,重新审视方文诗歌的文学价值。第二章,主要探究方文的人生轨迹与交游状况。对方文的人生轨迹进行分期化认识,总览方文的交游网络,分类梳理方文的交游对象,以期把握方文交游的总体情形,触及诗人游走式的生命脉息。第三章,诠说方文的诗学思想。以明清易代诗学背景为基础,结合方文命运坎坷的人生体验,从诗集等文献中梳理出一些诗学观点,管窥方文的诗学思想。第四章,对方文的诗歌进行专题研究,分类研究方诗的主题取向,探寻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行诗人与诗歌之间的衔接。第五章,对方文诗歌的艺术成就加以探究,分析方诗的艺术价值。结语部分,阐述方文在清初诗坛的地位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