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154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胃癌神经脉管同时浸润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经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的患者,且术前均未经放化疗处理154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据术后病理学检验结果示神经及脉管均浸润为实验组(神经脉管均阳性组)74人,神经及脉管未均浸润为对照组(神经脉管非均阳性组)80人;2.通过X2检验对两组胃癌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年龄段、体重指数、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型);3.通过X2检验对两组胃癌患者术前相关指标及相关肿瘤标志物比较(NLR、CA199、AFP、CEA)。4.通过X2检验对术后病理相关因素比较(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rmanr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转移度、细胞学分型、Lauren分型)。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神经及脉管浸润的多因素(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转移度)进行分析。6.通过X2检验对影响胃癌无病生存时间(年龄段、BMI、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度、Borrmann分型、细胞学分型、Lauren分型、NLR、CA199、AFP、CEA、血型、神经及脉管浸润)的单因素进行分析。7.通过Cox回归分析对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神经及脉管浸润)进行分析。8.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两组胃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进行比较。9.通过门诊、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通过随访分析神经脉管同时浸润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型)无显著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相关指标(NLR、CA199、AFP)无显著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病检结果(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细胞学分型、Lauren分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转移度、TNM分期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转移度、Borrmann分型与神经脉管浸润密切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患者年龄段、BMI、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NLR、细胞学分型、Lauren分型、CA199、AFP、血型与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无密切相关,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转移度、CEA、神经及脉管浸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患者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神经及脉管浸润与患者预后密切关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CEA与患者预后无显著关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患者两组无病生存率比较,神经脉管非均阳性组显著高于神经脉管均阳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肿瘤偏大(肿瘤直径>4cm),浸润深度深,伴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度高,Borrmann分型分级高(以Ⅲ型和Ⅳ型为主)的胃癌患者出现神经及脉管同时浸润的可能性更大。2.神经及脉管同时浸润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较同期神经及脉管非同时浸润患者明显降低。3.神经及脉管浸润作为胃癌重要的预后因素,有望参与TNM分期系统对患者进行科学而系统的分期,对术后进一步治疗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