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目前分别列为北京市的第二和第四大产业,且两者关系非常密切。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北京市经济的健康运行、保证首都的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界定房地产业、金融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重点运用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动态分析、地区比较等研究方法从后向关联、前向关联、直接关联、完全关联等多角度对北京市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并以国际发展经验和数据为依据对两个产业的关联关系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和观点是:1、以OECD四成员国(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20世纪60-90年代20多年的发展经验和数据为参照,目前北京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无论后向关联还是前向关联,其产业关联度均偏高,两个产业相互之间过分依赖。不过,可喜的是,通过动态比较发现,北京市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度从1997年到2005年之间呈递减趋势,金融业在房地产业的消耗和分配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说明北京市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构正在向合理化方向发展。2、地区比较结果显示,北京市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度、房地产业对金融业消耗的比重以及房地产业分配给金融业的比重均高于国内其它省份,这不仅进一步表明北京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显著密切,同时也说明,作为国内发达地区的代表,北京两个产业之间过分依赖的异常关系在全国具有典型性。3、本文认为应该从产业结构角度,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业的规范发展以及促进房地产业市场化等措施促使二者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使两个产业协调发展,保证首都经济的健康运行。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从后向关联、前向关联等不同方向研究北京市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使得两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有了量化结果。(2)通过动态分析和地区比较,多角度地对两个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全面研究,认为尽管北京两个产业的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但目前仍然偏高,且在全国具有典型性。